提案情况 |
案由: | 关于推动锡林郭勒盟现代马产业发展的提案 | 提案号: | 0126 |
提案人姓名: | 冀书刚 | 提案时间: | 2024-04-02 00:00:00 |
提案内容 | |||
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最具代表性的地区,马产业发展历史悠久、马文化底蕴深厚,2010年即被中国马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都”荣誉称号,逐步形成了马产业品牌化符号。多年来,盟委、行署领导高度重视马产业发展,牧业年度全盟马匹存栏最高达25万匹,占全区马匹存栏数的四分之一,在全国地市级区域马匹存栏量中处第二位,为我盟发展现代马产业提供了雄厚的资源条件。中蕴马业的元玉浆、极马力等品牌,照富阿巴嘎策格已初步形成锡林郭勒盟独特的马产业品牌要素;马术实景剧《永远的成吉思汗》《蒙古马》《千古马颂》《天骄传奇》等,累计演出上千场,观看人数 100 多万,展现了草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赛马、套马等马术项目作为“那达慕”的主要赛事在全盟范围广泛普及,为打造蒙古马大型赛事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我盟现代马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但从整体看,我盟现代马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 一是马产业的发展还未能很好地契合市场需求,无论是马产品还是马文化还需要深入挖掘,创新发展,马的全产业链产值增速缓慢,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是马产业相关企业普遍规模较小,马产品深加工的科技化精细化程度低、产值不高、资源优势和产业的潜力未得到有效发挥,很多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仍以传统手工艺制品为主,技术标准不完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高端产品的开发力度严重不足。 三是对马产业的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消费者对我盟马产品的认识不深,消费群体不大,消费意愿不强。 一、促进我盟现代马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统筹推进马产业整体规划。根据产业的业态特点和各旗县市(区)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全盟马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各地马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出扶持马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推进全盟马产业产业化运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专业化合作组织优势,打造蒙古马品牌。 二是加快推动马产品转型升级。发展全产业链是提升马产品生产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立足马产品综合开发基地,全面加强全盟马产业教学、科研、医疗方面的引导和监督,加大科研和产品开发力度,统筹马产品的加工和市场资源的开发利用,扶持培育一批马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产品研发、生产、包装、营销等完善的产业体系,制定和完善马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搞好马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 三是提高我盟马产业知名度。通过创办一批国内外瞩目的品牌赛事,将锡林郭勒盟打造成为国内主要的马竞技赛事区,提高赛事影响力。结合民族赛马优势,创新赛马赛事活动和项目,在保持民族特色赛马基础上融入现代赛马元素、形式,探索牧民、马主、俱乐部、赛事组织合作,不断进行创新,提升赛事举办水平以及服务质量,从而构建集旅游服务、草原运动、高端度假于一体的草原马文化旅游示范区,吸引更多人参与,着力提高我盟马产业知名度。 |
提案答复 |
回复时间: | 2024-07-02 00:00:00 | ||
答复内容 | |||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第0126号提案的答复 冀书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现代马产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锡林郭勒盟是“蒙古马精神”发源地,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盟时,首次提出“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2019年7月,考察我区时又讲到“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内蒙团审议时殷切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大力发扬“蒙古马精神”,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目前,锡林郭勒盟马匹存栏量为26万匹,占全区总量的 30%。有“中国白马之乡”西乌珠穆沁旗、“中国黑马之乡”阿巴嘎旗、“中国黄骠马之乡”东乌珠穆沁旗、“中国草原快骥之乡(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中国良种马繁育基地(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在中国马政沿革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太仆寺旗;拥有著名的元上都遗址的正蓝旗;拥有马具博物馆的多伦县等。 二、马旅游项目建设情况 坚持突出特色、差异化发展的原则,建设“一旗一品”的群星格局,在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太仆寺旗、正蓝旗、多伦县等地区重点实施马产业项目,加快推动从传统马产业向现代马产业的转型升级。锡林浩特市建成文化生态旅游景区、“黄金草原白音锡勒”马奶疗养基地;太仆寺旗建成太仆寺御马苑旅游区、国家马匹性能测定中心;西乌珠穆沁旗建成白马文化园;锡林浩特市成立玩马俱乐部;多伦县引进“马疯窝”“浪冀”等国内知名俱乐部,引客入锡带动高端消费。投资1.37亿元资金,实施锡林浩特市“百里马道”项目、多伦县环多伦县300公里最美风景大环线马术穿越项目,填补长距离高端骑乘空白。投资1.75亿元,推进太仆寺旗马产业发展全面战略合作项目、阿巴嘎旗“孩子与马”主题文化苑项目、锡林浩特市黄金草原白音锡勒马产业田园综合体项目、正蓝旗元上都马苑等项目建设,推动马文化高端游和马术培训服务能力提质升级,满足不同客户消费需求。太仆寺旗御马苑建成具备国际赛事标准的专业赛马场2个。 三、重点活动及赛事举办情况 以旅游、民族赛马、竞技赛马为龙头,持续打造品牌赛马赛事。培育打造西乌珠穆沁旗“白马文化节”、阿巴嘎旗“黑马文化节”、草原那达慕等多个知名马文化旅游节庆品牌,连续多年举办白马文化节、黑马文化节、中国草原皇家御马文化节、贡宝拉格草原马奶节等节事活动,成功举办10届中国马术大赛、8届中国马都大赛马、1届中华民族大赛马等拳头赛事,十年来累计吸引参赛和观赛游客超120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300亿元。借鉴香港、澳门等地区赛马活动经验,赛马团队、裁判团队及骑手队伍日益成熟,各项赛事规则日益完善,观赏性和娱乐性日益增强,在旅游高峰时期全盟每年用于旅游休闲骑乘和马术运动的马匹近千匹,从事旅游相关的马业就业人员近万人,间接带动就业5万人,就业人员年均增收2.4万元,每年带动就业增收超14亿元,马赛事品牌越发响亮,正逐步成长为知名全国、出圈海外的锡林郭勒赛马名片。2023年,锡林郭勒盟立足我盟蒙古马产区优势,为充分发挥马主题文旅项目和赛事活动引领带动作用,把马产业作为发展特色旅游业和文化新业态的重要实现途径,致力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农牧民增收致富,举办了“蒙古马精神杯”锡林郭勒蒙古马超级联赛。比赛采取四级联赛形式,设置嘎查(村)、苏木(乡)镇、旗县市(区)、盟级四个级别,从嘎查(村)起赛,逐级选拔,最终角逐盟级总决赛。首届冬季蒙古马超级联赛,从2023年11月18日开始到2024年1月28日结束,时间跨度2个月,共举办136场赛事,参赛选手累计超1.2万人次。赛事期间策划推出冬季旅游精品线路5条,吸引盟内外游客20多万人次观赛打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8亿元,同比增长82%,较2019年同期增长15%,有效推动锡林郭勒冬季旅游提升。 四、蒙萌马品牌培育情况。 2023年11月份,我盟与中国马业协会、骐骥(深圳)国际马术俱乐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实施锡林郭勒pony马品牌培育项目,中国马业协会岳高峰秘书长将之命名为蒙萌马。我盟首批选送了35匹马赴骐骥(深圳)国际马术俱乐部进行蒙萌马培育调教。经过3个月的调教训练,取得可喜成果。2024年3月18日,在深圳隆重举办了蒙萌马大湾区全国首发暨首次拍卖会,由蒙古马成功培育的首批蒙萌马在全国初次亮相,参与竞拍的23匹蒙萌马成交额达104.6万元,单匹最高拍出9.8万元的价格,标志着我国自主品牌的pony马培育项目取得重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