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会议锡林郭勒盟委员会
您好,欢迎来到本站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石家庄
34°
首页 > 文章详细页
提案情况
案由: 加快推进锡林郭勒盟牛羊肉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案号: 0074
提案人姓名: 哈斯海日汗 提案时间: 2024-04-01 00:00:00
提案内容

  

  牛羊肉精深加工包括精细分割、肉制品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是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构建利益链的关键环节,也是锡林郭勒盟牛羊肉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一、存在问题

  (一)屠宰加工产业化程度较低。一是与上游畜牧业链接程度低。锡盟畜牧业仍以传统的分户生产为主,规模小、布局散、实力弱。屠宰企业和牧民链接方式松散,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肉牛肉羊外流问题严重。二是屠宰加工企业数量过多、竞争失序。2022年,全盟72家肉食品企业的加工能力远超牛羊出栏量,产能严重过剩,影响产销秩序的稳定。三是产业链短,企业带动能力弱。牛、羊源质量参差不齐,屠宰模式粗放,主要以给餐饮企业代加工、农贸市场等中低端市场销售,企业销售额少,效益差。2022年仅8家企业销售额过亿元,17家企业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下;8家企业利润超过200万元,11家企业亏损。

  (二)牛羊肉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一是精深加工程度低。盟内现有牛羊肉加工企业小而散、生产工艺设备落后、生鲜冷冻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比例不足50%,增值空间有限。二是副产物综合利用不充分。牛骨、牛血、羊尾油等副产物加工程度低,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流失。三是科技支撑不足。牛羊肉精细分割、保鲜减损、包装保鲜、在线品质检测、肉制品品质控制等新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足,关键技术仍有待突破。

  (三)牛羊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一是产品同质化严重。锡盟牛羊肉精深加工产品的口感、质构和风味等仍比较单一,新产品少、包装简易,或受限于地域特点,不能适应全国消费需求。二是产品细分市场发展较为欠缺。缺少针对不同人群的产品类型和产品口味,休闲方便食品种类偏少。国内各地重点布局的预制菜在牛羊肉领域尚未有明显突破。

  (四)品牌体系建设有待提升。一是锡林郭勒绿色品牌市场竞争力整体不强,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差,优质畜产品没能实现优价,更没有稳固占领国内中高端市场。二是品牌知名度不高。全盟肉类食品企业申请了57个注册商标,但这些商标的活跃度仍不够,品牌宣传缺少创新,好品牌未发出“好声音”。三是销售渠道较窄。许多企业的产品销售渠道以当地线下肉类食品店为主,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线下门店较少,仅有部分企业入驻京东、淘宝等平台,电商销售渠道仍不完善。

  二、有关对策建议

  (一)扶持优势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一是继续提升屠宰行业产业集中度,遴选保留一批具备承载高端产品加工能力的强势企业,打造能够代表锡盟高端(国家级)活畜屠宰及加工能力的示范性产业园区,通过政府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和产品升级,同步引进具有市场开拓、品牌知名度、产业链延伸的企业。二是加强培育帮扶,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加大对大庄园、额尔敦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建立行业标准与统一的形象,实现抱团联合发展的新优势,以龙头企业带动“锡盟牛羊肉”产业大发展。

  (二)以牛羊肉精深加工带动价值链提升。提高肉类精深加工水平,助力牧民增收和肉产品提质增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从事羊皮、骨血脏器等副产物加工企业,延长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深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三)加快个性化牛羊肉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一是开发符合国人膳食消费特点的现代化、绿色牛羊肉制品产品线。重点开发调理制品、酱卤肉制品、休闲制品以及调味品,不断增加牛羊肉制品高质量供给。二是紧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期,推出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牛羊肉预制菜产品系列,扶持1-2家牛羊肉深加工企业进入预制菜赛道,着力发展牛肉类预制菜肴及其伴侣,开发系列新产品并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四)加快畜产品品牌建设。一是将无公害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畜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作为全盟肉类品牌培育的重要内容,统筹制定全盟畜产品品牌发展计划,把具有代表性的牛羊肉地理标志商标和自主商标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提高全盟畜牧业市场占有率和畜产品溢价率。二是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联动、媒体支持、公众参与的商标品牌推广体系,组织优势资源和产品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举办推介活动。

 

提案答复
回复时间: 2024-07-02 00:00:00
答复内容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0074号提案的答复

哈斯海日汗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推进锡林郭勒盟牛羊肉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盟紧紧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聚焦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实施“减羊增牛”战略,着力在补短板、扬优势、强链条上下功夫,大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进一步做强肉牛产业。2023年牧业年度,全盟肉牛存栏220万头,同比增加8万头,肉牛舍饲圈养存栏达6万头。创建了77家肉牛肉羊标准化示范场,提升改造81家规模养殖场(户)。围绕我盟肉牛育肥的短板,导致屠宰加工率低的问题,在产业政策、冬季取暖、饲草降本、后端加工等方面重点发力。印发了《促进半农半牧区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扶持肉牛良种繁育若干政策措施》《促进半农半牧区暨浑善达克沙地肉牛规模化舍饲养殖若干政策措施》《促进肉牛精深加工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支持育肥牛在盟内屠宰企业精深加工。。

  (二)充分做精肉羊产业。2023年牧业年度,肉羊存栏1100万只,同比增加38万只(舍饲养殖)。提升肉羊及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设肉羊屠宰精细分割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冷鲜肉制品、低温肉制品、营养保健肉制品、熟制品、火锅涮品、即食产品和烧烤产品等,争取多做C端产品,全面提升羊肉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实现优质优价。全盟屠宰加工肉羊415万只羊,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4%,精深加工率达到80%,羊皮、羊尾脂等副产品综合利用率达85%。强化企业金融扶持,制定出台了《锡林郭勒盟肉牛肉羊龙头企业助保贷引导资金管理实施方案》《锡林郭勒盟2023年“抗旱宝”引导资金管理实施方案》,重点扶持牛羊肉精深加工企业和C端销售方面的持续扩面,解决加工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三)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发展迅速。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培育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先后引进和培育了大庄园、额尔敦、羊羊牧业等一批牛羊肉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全盟有肉食品加工企业121家,企业冷藏能力15万吨,速冻能力1.6万吨/日,日加工能力20万羊单位。为促进我盟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的高质量转化,我盟积极探索预制菜等大众商品新零售产品培育,鼓励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预制菜产业。锡林浩特大庄园、西苏旗羊羊牧业、阿巴嘎旗额尔敦、东苏旗满都拉图等肉羊加工企业把握发展机遇,强化产品研发创新,积极拓展预制菜产能,推出了出以羊杂、羊蝎子火锅、草原炖羊肉等肚包肉等一系列羊肉预制菜系列产品,销售渠道已经在盟内外逐步推开,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四)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依托锡林郭勒草原无污染、绿色、有机等自然优势,积极推进锡林郭勒羊肉品牌创建工作,推升“锡林郭勒羊肉”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锡林郭勒羊肉”地理标志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入选了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被国家农业部、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认定为锡林郭勒草原肉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3年授权6家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共签订30万只草原追溯羊订单,以高于市场1—2元/公斤的价格收购追溯羊胴体,共收购加工追溯羊25.8万只,生产品牌产品1600吨,溢价8%以上。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持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聚焦“一区一带”建设,做强做大肉羊、肉牛两大主导产业,重点在中北部和西部地区建设“锡林郭勒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浑善达克沙地、半农半牧区、主要水系流域建设以优质西门塔尔牛、华西牛为主、安格斯牛为辅的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带。找准强链、补链、延链、固链环节,通 过平台搭建、激发活力、科技创新和畅通要素等措施,稳步构建 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打造肉牛、肉羊2个超百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盟肉类产量达到35万吨。

  (二)不断提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注重引进培育优势特色企业,在牛羊肉精细分割、精品包装和熟食制品等方面发力,推进农畜产品加工精细化、绿色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提高羊皮、羊毛、羊尾脂、骨血脏器等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切实提升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到 2025年,全盟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农畜产品加工业与农牧业产值比达到2.8:1,羊皮、羊尾脂等副产品综合利用率达到85%。

  (三)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现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淘汰低水平和落后产能。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重点扶持牛羊肉精深加工、骨血脏器及羊尾油综合利用与开发,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话语权。支持龙头企业领办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合作组织,构建国家、自治区、盟市 “三级联动”发展格局,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深化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支持 农牧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到2025年,盟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30家,农牧企利益联结比例、紧密型比例分别达到90%和67%。

  (四)持续升级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在牛羊肉精细分割、熟食制品、预制菜肴和、传统乳制品、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发力,落实行署羊皮羊尾综合利用及乳清加工扶持政策,支持研制副产物梯次加工和全值高值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促进农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落实好自治区《关于支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的若干措施》、锡林郭勒盟《促进肉牛精深加工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产业扶持政策,补齐产业发展短板。进一步修改完善《锡林郭勒盟肉牛肉羊龙头企业助保贷引导资金管理实施方案》,提升企业精深加工产品产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精深加工产品产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以上。

  (五)加强农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全盟区域性农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加快农畜产品分拨、包装、预冷等集配装备和分拨仓、前置仓等仓储设施建设,支持苏木乡镇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嘎查村级仓储保鲜设施和电商服务条件建设。依托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项目,重点建设一批马铃薯储窖、果蔬储藏库、农畜产品保鲜冷链物流等产地初加工设施,改善仓储运输条件,实现错峰上市,补齐全盟冷链物流短板。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头部企业、大型领军型龙头企业,支持行业头部企业高水平、高起点介入牛羊头蹄下货皮张等副产品综合利用。推进大庄园公司肉牛精深加工生产线尽快建成投产,鼓励额尔敦等企业依托现有产能开展招商合作,进一步提升我盟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0074号提案的答复

哈斯海日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锡林郭勒盟牛羊肉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收悉,现就其中的第四条:“品牌体系建设有待提升”答复如下: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将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建设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己任,全力打造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着力构建现代畜产品品牌价值体系,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畜产品供给。2020年11月,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在北京正式发布,经过四年的扎实推进,品牌运营基础日趋稳固,品牌影响日益凸显。

  一是严格品牌授权管理。2024年,进一步优化升级品牌战略,重新修订出台锡林郭勒羊授权使用管理办法和锡林郭勒羊品牌零售渠道授权实施细则,将品牌授权向优势企业、优势渠道集中,重新确定额尔敦、草之味、乔宇等6家盟内羊肉加工企业和中石油内蒙古分公司、蒙牛冻鲜荟公司、云联牧场等3家销售渠道企业授权使用锡林郭勒羊品牌;为保障锡林郭勒羊羊源品质,要求授权企业全部提前锁定订单羊源、佩戴追溯耳标、严格订单收购,以高于市场每公斤1.5元价格与牧户签订合同,推动构建牧企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品牌授权、政府背书、全程追溯增加产品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授权企业竞争力。

  二是加大品牌宣传推广。聚焦大媒体、大平台,在央视黄金时段、内蒙古卫视等主流媒体和首都、首府机场、地铁、高速公路、城市LED屏等重点部位开展高频次宣传,品牌宣传密度不断扩大。聚焦新媒体、大事件,在微信、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小红书等平台注册开通品牌官方账号,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通过短视频、软文等形式讲述品牌故事,展现品牌核心价值,提升品牌曝光。同时,组织开展“乳香漫青城”锡林郭勒奶酪品牌推广季活动,举办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仪式、邮政双店开业、机场形象店揭牌、政协食堂美食周等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推介会,结合授权企业餐饮连锁店开业、美食节、城市露营,以及各类节会赛事活动打造品牌热点事件,通过媒体宣传、品牌植入、美食品鉴、网红种草等形式,传递品牌健康、优质理念,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是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拓展区域公用品牌线上、线下多元化销售渠道。线上,开通运营京东、天猫、抖音品牌官方旗舰店,开展直播带货、宣传促销等网络营销,让产品更快捷更广泛触达消费群体。线下,在原有呼和浩特市奶酪旗舰店、8家授权门店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官方销售渠道,相继新建呼市白塔机场候机楼、呼市新城邮政支局、车站东街邮政支局等3处锡林郭勒奶酪官方销售门店,并已全部投入运营。在杭州市建立运营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官方前置仓,组织冷链干线物流,为授权企业提供优质、优惠、高效的冷链物流仓储服务,解决锡林郭勒羊新零售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高问题,推动品牌产品打入中高端消费市场,实现顺价销售。同时,依托各类资源平台,推动锡林郭勒羊、锡林郭勒奶酪品牌进部委、进酒店、进商超、进景区等,开展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努力使优质农产品走进全国市场,实现优质优价。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0074号提案的答复

哈斯海日汗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推进锡林郭勒盟牛羊肉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发展现状

  (一)牲畜屠宰方面。全盟牲畜屠宰加工企业有90余户,冷藏能力15万吨,速冻能力1.6万吨/日,日加工能力23万羊单位,产品包括6大系列300多个品种,开发了羊肉串、小精卷、肉砖、羊排、冰鲜、熟制品、半熟制品等新型网销产品。2023年全盟11个地区71户企业开工生产,累计加工牲畜454.4万羊单位(羊438.1万只,同比增长10.8%;牛16153头,同比增长63.7%),较上年同期增加44.3万羊单位,同比增长10.8%。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加工320.8万羊单位,较上年同期增加25.5万羊单位,同比增长8.7%,占全部加工量70.6%。目前,我盟肉类屠宰加工行业加快转变原有生产经营方式,加大新产品研发创新力度,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有效提升我盟肉类产品精细分割水平。锡林郭勒五丰现代牧业有限公司年精深加工10万头肉牛生产线及其附属设施建设项目、白旗额尔敦塔拉牛业育肥及牛羊现代化屠宰加工项目等养殖和牛羊肉精深加工项目、聚宝源肉业羊牛屠宰加工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投产达效,进一步加快肉牛精深加工产业发展。

  (二)精深加工方面。近年来,我盟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政策,围绕国家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引导企业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加快推动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做优做精绿色农畜产品产业。目前,锡市大庄园中央厨房、西苏旗羊羊牧业、阿旗额尔敦熟制品加工项目、西乌旗聚宝源等精深加工项目相继投产达效。锡市夏季牧场中央厨房项目、东乌旗吉祥草原熟制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锡市肽好生物、威远等企业进一步开发牛羊骨血脏器产品,大幅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认真贯彻落实《锡林郭勒盟促进羊皮羊尾加工利用产业发展壮大若干措施(试行)》,全盟正在实施的羊皮加工项目共3个,其中,食材加工项目2个、生产胶原蛋白肽及明胶项目1个,计划总投资1.62亿元,项目投产达效后全盟新增羊皮处理能力500万张/年。

  经调度,全盟具有一定规模熟制品加工生产线的企业18户,2023年累计生产各类熟制品1270吨,实现产值1.78亿元,主要生产酱卤牛羊肉、卤头蹄、羊蝎子、羊杂、牛肉罐头等产品。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持续推动农畜产品加工产业提档升级,引导企业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全力提升牛羊肉及副产物利用率,大力发展牛羊肉食品加工精深产业,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支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的若干措施》《锡林郭勒盟促进肉牛精深加工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锡林郭勒盟推动乳清加工产业发展壮大若干措施(试行)》等政策措施,推动继续中央厨房和熟制品加工项目建设,提高预制菜系列产品占比,切实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羊皮及骨血脏器副产物综合利用企业,提高肉类精深加工水平,延长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