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会议锡林郭勒盟委员会
您好,欢迎来到本站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石家庄
34°
首页 > 文章详细页
提案情况
案由: 关于加快推进“中国马都”核心区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提案号: 0089
提案人姓名: 赵国柱 提案时间: 2023-03-01 00:00:00
提案内容

  

一、发展现状

锡林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常住人口35万人。2010年我盟荣获“中国马都”荣誉称号,锡市作为“中国马都”核心区,经过10余年投入和市场培育,目前已形成我盟最具前景的马产业发展集群。基础产业方面,锡林浩特是蒙古马和蒙古马精神的发源地,有蒙古马、锡林郭勒马、卡巴金马、顿河马、英纯血马和半纯血马等优良马种,马匹存栏23000余匹,其中蒙古马12000余匹,占全部马匹数量的52%左右,年均增长率10.5%。辖区内有种马场2个(白音锡勒种畜场和白银库伦军马场),以马业养殖、马产品加工注册的合作社14家,现代马产品加工企业3家(中蕴马产业、鸿信诚乳业公司、马苏乳业公司),马术俱乐部6处(凤凰马场马术俱乐部、天堂锡林马术俱乐部、博骑苑马术俱乐部、玩马俱乐部、建飞马术俱乐部等),进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晟泉牌马奶),50匹以上基础母马养殖大户189家。皮毛立体画、马鞍、马鞭、马镫等以马元素为主题的旅游产品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稳步提升。设施建设方面,中国马都核心区景区已建成高标准的室(内)外赛马场及马术学校、马厩、马都俱乐部、大型停车场、综合看台、马文化演艺厅、马文化博物馆、马文化广场等设施,具备马匹饲养繁育、大型赛事举办、专业人才培养及马匹交易等功能,是一个综合性的马业发展区,并已成功入围“内蒙古自治区级服务聚集区”。接待能力方面,锡林浩特有着十分完善的旅游接待基础设施,建成旅游景区18处,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处(马都文化广场和贝子庙广场),3A级1处(锡林河旅游度假区);宾馆旅店458家,床位数21586张,旅行社26家;旅游商品企业97家。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和奶食品等特色旅游商品日渐丰富,已形成3大类21个系列427个种类,旅游产业繁荣发展。交通运输方面,境内公路总里程1500公里,东连东北三省、西接呼包鄂地区、南达京津唐的高等级公路运输通道已经形成。铁路总里程375公里,已建成锡桑铁路、锡多铁路、锡乌铁路、锡二铁路等7条线路,锡林浩特至太子城快速铁路正式启动。4C级机场可起降767型客机,开通飞往北京、呼和浩特等多地航线。组织保障方面,2021年5月成立了“锡林浩特市马产业发展中心”,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凝心聚力、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全市马产业发展。在市委、政府成立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专班”中,专门组建了“推动打造特色马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牵头任组长,明确要依托“中国马都”影响力,打造地方特色鲜明的马文化品牌,推动“马业+”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马产业全面升级发展。

目前为进一步做优做强产业,锡林浩特规划以“一核一环一线三场”(一核:以南山马都文化广场、马文化体育公园为核心;一环:以宝力根苏木和南郊为环城马产业链;一线: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情廊、元上都历史人文廊<两都马道也融贯其中>;三场:白音锡勒牧场、白银库伦牧场、贝力克牧场)为空间构架的更大的核心发展区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中国马都”核心区产业龙头作用发挥不够突出,规划项目落地速度仍不够快。

二是马产业集群效应有待提升,融合、协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亟待建立。

三是马产品生产仍以牧户生产为主,标准化体系尚未建立,综合开发能力不足,滞缓了马产业发展进程。

四是产业发展政策扶持落地、吸引社会性投资、建立审批绿色通道方面还有待加强。

三、建议

(一)将“中国马都”核心区培育为最强马产业龙头和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尽快通过并实施《锡林郭勒盟马产业发展规划》,建立马产业项目联招联审专项工作组,涉及马产业项目快招快办,整合资源、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优先重点扶持锡林浩特“一核一环一线三场”建设,比如,结合乡村振兴等工作,大力支持各苏木镇场建立马培育繁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赛马场、赛马道,强化骑乘教学培训等内容。结合白音库伦柳兰花海项目、贝力克牧场火山旅游景区项目,全面融入马产业内容,促进三产融合。发挥南郊生态农业观光园距离马都核心产业区近、人口量大、产业基础厚实、自然条件优越的优势,尽快开展自治区级、国家级“生态农业(马业)产业园”的规划和申报工作。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将“中国马都”核心区打造成为以养殖马产业+产品马产业+文旅马产业+竞技马产业集群为主的全产业链龙头区域,提升产业龙头辐射带动能力。

(二)以市场为导向,做大做强三次产业。 优一产,夯实马产业发展基础。根据马匹资源和自然条件优势,依托重点马场现有育种群基础,开展育马业和产品马业发展。支持“三场”和宝力根苏木各自选取5到10家养殖大户,加大培育发挥养殖大户示范作用,加大政策倾斜支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繁殖、乳肉、体育竞技、礼仪等不同用途,加强核心种马繁育场建设,加大种公马站建设,引进推广先进实用繁育技术,积极推广开展冻精配种、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实施良种马细管精液补贴和种公马站建设补助政策,多举措促进乡村振兴和牧民增收致富。支持南郊产业园建设兽医(马医)医院,辐射服务“一环三场”。引进马产业优势企业,增强地区内部二产产品竞争性,积极推进肉用马、乳用马和孕马尿结合雌激素提取用马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强二产,壮大马产品加工业发展主体。以中蕴公司为龙头企业,并积极引进知名马产品企业,大力培育当地特色马产品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和研发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马产品企业强强联合,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有利营商环境,打造国内知名马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整合小规模马产品加工分散经营企业和牧户,积极扶持养马大户、牧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展马产业,培育壮大一批产业关联度强、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马生物制品、马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大力开发面向全球市场的马产业化食品饮品、生物制品、日化制品、生活用品、文化用品以及民族工艺品,形成完整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提高马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锡林浩特乃至内蒙古自治区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丰富“中国马都核心区”内涵。活三产,拓展马文化产业发展链条。依托地域优势,积极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在京津冀和中国马都定期举办“蒙古马出塞”和“锡林郭勒选马大赛”,让蒙古马走出去,让蒙古马精神发扬光大。发挥“中国马都”品牌优势,扶持赛马企业,加大赛事品牌建设,构建现代赛马组织运行体系,推动赛马常态化,逐步推进传统赛马赛事加快发展。以南山马都文化广场、马文化体育公园为核心,加快马休闲产业发展,创新发展马文化旅游产业,支持白银锡勒玩马俱乐部等一批扩大影响,培育一批接待能力系统、可复制的休闲旅游观光产品;推进马训教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建设一批设施完备、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运动马调训基地,充分发挥各少数民族群众擅长驯马的优势,驯养适应专业比赛的运动马和休闲需要的骑乘马、表演马等,提高马匹价值并带动就业,满足市场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南郊区域建设园区游客服务中心、郊野马道、公益赛马场、公共停车场、儿童休闲娱乐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基础设施,大力拓展多元化丰富的城郊马文化休闲旅游项目。充分利用荒山荒地优势,积极鼓励支持“中国马都核心区”和“一环”区域引进多元化综合性项目,包括休闲观光旅游配套的大型游园、野外露营基地、房车营地、郊野民宿、户外餐饮、“后备箱”市场、生态产品交易市场、民间产品交易市场等等,促进马产业、马产品、马文化借势融合,形成产业间配套服务,形成能引得来人、留的住人的综合服务接待体系。

(三)加快推动马产业各类标准制定。尽快形成完整的马产品标准体系,开创马文化、马竞技领域等标准形成。突破二产产品入市障碍,带动一产、三产发展。积极推动成立马业协会,规范各类行业标准。

(四)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业,放宽政策,建立快审快办绿色通道。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以健康为主题的马健康产业将会形成有利机会。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发挥作用,大胆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业。政府扶持政策加快落地步伐,在用地、林草、环保、文化审批手续和规委会研究等有关项目快速落地手续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必要时可通过边建设边补办手续方式解决投资前期繁琐,影响民间资本投资兴业的问题。

 

提案答复
回复时间: 2023-07-01 00:00:00
答复内容

  盟文旅局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案

  第0089号提案的答复

赵国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国马都”核心区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关心支持马产业发展,根据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以项目为抓手,引领马产业发展

  利用丰富的马资源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锡林浩特市“中国马都”核心区马产业发展。2023年在锡市重点实施黄金草原白音锡勒马产业田园综合体、“百里马道”等项目。其中,锡林浩特黄金草原白音锡勒马产业田园综合体项目,该项目为国企投资项目,2023年计划投资1200万元(盟级扶持资金600万元),用于建设马文化展厅、游客接待中心等,目前,前期手续已办结,正在建筑蒙古包底座,整体工程已完成60%,预计8月底前完工;锡林浩特“百里马道”项目,该项目为政府投资项目,2023年计划投资750万元,项目以马都景区为起点途经宝力根苏木、贝力克牧场、白音锡勒牧场和白银库伦牧场,建设全长82公里、宽50米的马赛事专业赛道,目前,前期手续已办结;已完成白银库伦柳兰沟段(40公里)54处网围栏(路口段、易发生危险路段)安装工作。

  另外,我盟还在全盟范围内推动马产业项目开发。在蓝旗实施元上都马苑项目,包括驯马场、骑乘场、传统马术展示场、青少年室内马体验馆等建设内容,重点用于开展马术培训、体验、马匹繁育及赛马、射箭等活动。在白旗打造马文化体验基地,推动建设马文化、马繁育、马产品、马交易和休闲骑乘为一体的综合马业示范基地。在太旗实施马产业发展全面战略合作项目,依托职业学院太仆寺御马苑马业学校,打造马术培训基地,开展以马文化为主体的旅游研学活动。在多伦县实施环多伦县300公里最美风景大环线马术穿越项目,建设客房及马术教学中心、餐厅等设施,开展马术教学、马术比赛、骑马旅行穿越活动;在西乌旗依托白马文化园、白马繁育基地马术教学中心等场地设施,开展马术教学、马术比赛、体验旅行等活动。

  二、持续加强“中国马都”核心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将“中国马都核心区”打造成马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重点打造中国马都核心区文化生态旅游景区项目。目前,该景区已成功入围“内蒙古自治区级服务聚集区”,同时2017年创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按照文化产业、商业娱乐、旅游业深度融合的思路,现已建成高标准的室(内)外赛马场及马术学校、马厩、马都俱乐部、大型停车场、综合看台、马文化演艺厅、马文化广场等设施,具备马匹饲养繁育、大型赛事举办、专业人才培养及马匹交易等功能,成为综合性的马业发展区。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8.95亿元。

  三、做好旅游演艺产品宣传推广,提升中国马都知名度和影响力

  依托“中国马都”美誉,着力打造特色旅游产品。2014年,推出大型马文化全景式演出—《千古马颂》,填补了自治区马文化实景演出的空白。2017年隆重推出大型马文化全景式综艺演出剧目《蒙古马》,用十四个篇章从“战争”和“爱情”双线生动的讲述爱情故事,促进马文化与旅游业有机融合,充分展现“中国马都”的观赏性、娱乐性、体验性。2018年累计上演90余场,现场观演人数达到4.5万人次,成为锡林郭勒旅游精品剧目。2019年共上演87场,观演人数5万3千余人次。2020年、2021年、2022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暂停演出。2023年6月15日开始入场恢复演出。为进一步做好该剧的宣传推广,我局利用“辽阔草原锡林郭勒”新媒体账号,对该剧进行直播,6月20日,通过抖音、快手、视频号平台官方账号同步进行,进一步提升了该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积极做好“中国马都”文创商品开发

  利用丰富的马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文创商品,全面打造“中国马都”品牌。2023年以来,锡市以马鞍、马镫为重点,打造了7大类百余种“锡林好礼”主题产品,配套建设“锡林好礼”实体店,布设“锡林好礼”自助售卖机或街景售卖店车,已开设2家加盟店;太旗以马玩偶为重点,打造“甄选太旗”区域公用品牌,积极塑造“小马安达”电商地域 IP 形象;蓝旗依托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内蒙古礼物”专属实体店,结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奶制品制作技艺(马形态奶制品),开展相关文创和旅游商品研发销售。通过一系列文创商品的开发、销售,进一步促进“中国马都”核心区马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盟农牧局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案

  第0089号提案的答复

赵国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国马都”核心区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锡林郭勒盟是传统马业大盟,拥有优良的马匹生存繁衍自然环境,马业发展历史悠久,马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发展马产业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人文环境优势。2010年,我盟被中国马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都”荣誉称号;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盟时,提出“蒙古马精神”,为打造蒙古马品牌注入崇高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时代精神。依托传统马产业优势,我盟积极拓延马文化产业链条,不断提升马文化影响力,发展潜力日益凸显。打造现代马文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构建我盟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基本情况

  (一)马匹养殖分布与结构状况。我盟具有丰富的草原文化和蒙古民族马文化底蕴,传统马产业在全国、全区占有重要地位,依托传统马产业优势,促进现代马产业发展业已成为构建我盟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牧业年度,全盟马匹数量为26万匹,全区占比30%,主要集中在北部旗县,其中西乌旗4.6万匹、东乌旗6.9万匹、东苏3.6万匹、锡市2.6万匹、阿旗2.2万匹。马匹培育基地主要有锡林郭勒白音锡勒良马种马培育基地、草原马场(竞技型的锡林郭勒马新品系培育基地)、太仆寺旗皇家御马苑等。

  (二)马品种资源与特点。目前,我国马种有42个,其中内蒙古有8个,以蒙古马为主。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马产业的主产区之一,具有丰富的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而锡林郭勒盟又是内蒙古马产业的主产区之一,马的品种主要以蒙古马(乌珠穆沁马、阿巴嘎黑马、苏尼特马)、锡林郭勒马为主。蒙古马作为世界上著名的马种,2000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锡林郭勒马作为蒙古马与卡巴金马杂交育成的地方优良马种,1987年,正式命名为“锡林郭勒马”;乌珠穆沁马1988年以蒙DB/XL72-88号发布实施品种标准制订并命名;阿巴嘎黑马2009年8月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鉴定为独立于蒙古马四个类群的中国新的马遗传资源。 2021年,西乌珠穆沁旗蒙古马保种基地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东乌珠穆沁旗蒙古马保种场 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 此外,卡巴金马、顿河马、英纯血马、阿拉伯马、苏高血马等品种也有引进和繁育。

  (三)马奶生产加工情况。全盟挤奶马约1.6万匹,年产鲜马奶0.5万吨左右,从事马奶加工户262家,其中有小作坊27家。近年来,马奶的营养价值与功效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马奶用量需求逐步增加,马奶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

  二、马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我盟马产业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特别是2010年4月,中国马业协会将“中国马都”荣誉称号授予我盟,为我盟马业发展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中国马都”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日益剧增。

  (一)政府支持引导成为推动马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盟委、行署充分引导挖掘我盟马产业资源优势,2009年成立锡林郭勒马业协会,2016年成立由盟委书记任组长,常务副盟长任执行组长,各旗县市(区)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国马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4月盟委行署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中国马都建设促进现代马产业发展的意见》,把培育马产业、打造马文化品牌作为建设民族文化大盟的重要举措,以马产业发展作为带动全盟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突破口,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快马产业发展。

  (二)实施重点项目拉动。自我盟被命名为“中国马都”以来,各地发展马产业的积极性迅速提高。锡林浩特市围绕建设中国马都核心区,以打造中国马都广场项目为重点,马产业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招商引资10.5亿元,建设“中国马都”核心区项目,包括国际标准室内赛马、室外赛马场、环山耐力赛道、良种马培育基地、蒙元文化体验馆以及特色驿站等项目;太仆寺旗2008年投资3500万元建成御马苑、马文化博物馆以及赛马场,已被国家评为AAAA旅游景区。西乌珠穆沁旗被中国马会命名为“中国白马基地”,连续举办“中国白马之乡文化节”。苏尼特右旗被中国马会命名为“中国快骥之乡”。阿巴嘎旗被自治区评为“黑马之乡”。多伦县个人筹建马具博物馆收藏展品300多件。东乌珠穆沁旗支持马业龙头企业发展,重点开发马文化手工艺术品,乌博牌马头琴在马文化艺术品中最具有代表性。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设立马术培训班,向盟内外输送马术优秀选手,活跃在全盟各地的演出市场。

  (三)抓好品种保护和改良繁育。蒙古马是世界优良马品种之一,也是我盟建设中国马都、发展马业的优势品种。一是实施蒙古马保护工程。2018年以来,依托自治区蒙古马扶持政策,在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等蒙古马主产区实施蒙古马保护补贴政策,重点扶持没有引进其他品种马血统、饲养规模较大的蒙古马养殖专业户、核心群,每匹连续5年补贴1000元,补贴母马共3040匹。二是实施蒙古马保种场建设。在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达布希拉图嘎查布和额尔敦蒙古马养殖家庭牧场为试点建设蒙古马保种场。实施乌珠穆沁马家系保护工作。在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分别保护8个和7个乌珠穆沁马家系。三是建设进口马纯种繁育场。发挥地方马优良特性的基础上,在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开展进口马纯种繁育场建设,分别支持内蒙古万腾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策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格马业)引进纯种马建设进口马纯种繁育场。四是扶持马奶加工厂试点升级改造。扶持农牧民和合作社开办的马奶加工厂,鼓励挖掘马奶饮品等食用产品、推广马奶应用。2019年以来,共扶持23处马奶加工试点升级改造。五是建设蒙古马产业基地。在阿巴嘎旗建设蒙古马产业基地,重点打造马文化资源富集、基础设施齐全的马产品加工、马匹交易、马文化体验、马品种改良、马术表演、开发马文化题材的商品等为一体的马文化产业基地,从而达到增加社会就业、地方财政收入的目标。目前,正在建设中。六是马属动物疫病监测。每年开展马传染性贫血、马鼻疽、马流感等马属动物疫病监测,年均监测1000余份样品。七是建设马病实验室。2020年建设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马病实验室,总投资400万元,开展马属动物疫病监测和研究,同时承担自治区区域性马病监测任务。

  (四)加强马产品研发生产。通过与技术研发团队及引进企业,积极开发马肉、马奶、孕马血清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养殖效益,带动马产业发展。锡林郭勒蒙医医院在临床实践中获取酸马奶降血脂的准确科学数据,研究酸马奶中所含各种菌群、PH值的控制,以延长保质期为重点开展现代加工技术研究,结合临床实践,完成酸马奶对高血脂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评价,制定诊疗规范。该院设立的马奶医用调理站,每年接诊患者8000余人次。

  三、下一步发展方向及推进措施

  以保护草原生态为优先,开展蒙古马种质资源保护、改良繁育为基础,发展马奶产业和马文化休闲旅游业,马匹存栏控制在20万匹之内。

  (一)加强蒙古马种质资源保护。以蒙古马保种区(场)、核心群和乌珠穆沁马家系建设为抓手,在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和阿巴嘎旗持续实施蒙古马保护工程。

  (二)加快推进马品种培育和改良。推进“新锡林郭勒马”品种培育。因地制宜开展产奶马、竞技马、仪仗马等新品种品系定向培育和良种马繁育工作。

  (三)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业。以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为重点打造马奶奶源基地。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奶业振兴政策,以国家、自治区奶业振兴项目为依托,以马奶加工小作坊提升改造,标准化生产为主,推动加工作坊升级。到2025年,扶持建设的中小型马奶生产企业、小作坊达到80家,产奶马匹达到1.8万匹以上。 (四)积极打造“锡林郭勒马奶”区域公用品牌。制定《锡林郭勒马奶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鼓励传统马奶生产经营主体申请绿色食品、有机农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畜产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扩展宣传推广渠道,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博览会、推介会等宣传媒介,全方位推广宣传“锡林郭勒马奶”品牌,将符合条件的马奶制品作为重点旅游商品进行推广,扩大“锡林郭勒马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锡市政府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案

  第0089号提案的答复

一、完善马产业发展机制

(一)锡林浩特市2022年牧业年度马匹存栏26607匹(生产母马13479匹、种公马813匹、其他马12315匹),约占全市大畜总数的16.38%。品种有蒙古马、锡林郭勒马、卡巴金马、顿河马、英纯血马和半纯血马等。2010年4月25日,中国马业协会正式授予以锡林浩特市为核心的锡林郭勒盟“中国马都”荣誉称号,我市将马产业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谋划。锡市马产业发展中心成功加入中国马业协会成为常务理事单位,并于2021年12月成立锡林浩特市马业协会。2023年2月21日,锡林浩特市成立全盟首个马奶业协会。该协会的成立将充分发挥助推器作用,不断完善马奶行业标准,引导促进行业自律,推动全市马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我市编制印发《现代马产业发展若干意见(试行)》,积极推进《中国蒙古马产业园区》创建工作,制作完成“中国马都”核心区锡林浩特马产业外宣手册。开展《中国马都与(内蒙古)蒙古马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25年)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编制工作。积极推进锡林郭勒马保护、良种马繁育加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工作。举办锡林浩特地区首届马奶推介会、《探寻现代马产业发展之路》理论与实践交流培训班,全市相关苏木镇场马产业经营企业、小作坊参加培训,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丰富“马文化”旅游业态

(一)筹划建设“百里马道”项目,“百里马道”是以马都景区为起点途经宝力根苏木、贝力克牧场和白银库伦牧场,建设全长82公里的马赛事专业赛道。“百里马道”依托锡林浩特优质马文化资源,建设马术耐力赛道,在沿线建设驿站、临时补给救护点和综合功能区等设施,规划在2023年完成总体建设并投入运营。其良好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具有将“马文化”以及马术赛事、骑行观光、徒步健身等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项目实施后,将定期举办国家级马术耐力赛,吸引更多国家及地区的骑手和爱好者加入,并吸引前来锡林浩特市旅游的游客观赛。旅客也能借机游览中国马都核心区、百里马道沿线景区,从而有效推动草原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二)深化中国马都文化体验线路,聚焦中国马都核心区,以《蒙古马》演出—中国马都赛马场体验—马都大营美食基地—中国马都玩马俱乐部—马都不夜城为观光路线,让游客真正感受草原马文化魅力。举办高端马术培训学校,发展高端消费业态。

(三)以产业化的思维打造更多旅游产品和业态,拉动消费、打出品牌,形成产业链。产品开发方面,以市文旅投公司为主体,择优遴选非遗传承人、传统手工艺品及乳制品企业,自主设计研发特色文创产品,目前已设计开发食品特产、伴手礼、家居用品等文创产品7大品类100余种。开设“锡林好礼”旗舰店1家(马都文创园内),满足游客多样化购物需求。同时,将“马文化”“非遗文化”与“锡林好礼”开发有机结合,持续深化“中国马都”品牌内涵、延长做优价值链。依托“锡林好礼”文创产品,以马鞍、马头琴为重点,打造马都文化文创类纪念产品。探索开发马嘟嘟IP形象盲盒、胸章、伴手礼等套装礼品。

三、推动马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市依托“中国马都”品牌影响力,着力提升中国马都核心区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良种马培育、赛事承办、马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及文化传承,在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牧民增收致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良种马繁育步伐加快。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组织、宣传和引导作用,帮助企业、合作社和养殖户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实施良种马的引进、扩繁,推广普及杂交和人工配种技术,开拓马和马产品的销售市场。内蒙古纯血马公司引进优良种马,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培育和生产的锡林郭勒马有极好的速度和耐力,“太阳花”马在国内市场颇有知名度。

(二)马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着力以承办大型赛事为龙头,提升“中国马都”对外影响力,带动发展育马业。按照政府扶持、行业协会推动、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模式,探索打造形成以蒙古马赛事为核心、综合国内外马术竞技的本土品牌赛事项目。

(三)马产品不断优化。拥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种马场2个(草原纯血马公司、万腾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马规模养殖场4家,培育马业专业合作社14个,辐射带动牧户近300户、1000余人。50匹以上养马牧户196户,马产业逐步成为我市牧户经济收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几年,累计实施马奶加工项目6处、进口马繁育场1处、新品系培育项目1处。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持续推进马产业发展。结合“中国马都”区域优势,充分发挥马产业发展中心职能作用,全力推动马产业发展。推进《中国马都与(内蒙古)蒙古马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25年)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落地实施。深入挖掘马文化,组织开展马奶节、中华民族大赛马活动、马术骑乘、马摄影及全国性产业发展研究座谈会。弘扬“蒙古马”精神,讲好马文化故事。制作以马为主题的“中国马都”形象片,进一步做好对外宣传,提高马都知名度。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落实马匹保护繁育补贴、产业科研项目补贴。参考马产业发展先进地区,从产业发展、文创宣传、工业旅游、马匹交易集散等多方面全链条发展马产业,借助产业的发展壮大,扶持企业正向发展,不断增加牧民收入。三是创建锡林浩特市马产业信息库。继续推动马奶申报加入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申请认证蒙古马、锡林郭勒马区域公用品牌,做好马产业绿色环保、低碳招商引资工作。推动马乳固态产品地方标准和产业发展规范标准建设,保障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四是抓住全面乡村振兴建设契机。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平台+生态”驱动一二三产融合、创新商业模式、做大做强马产业,构建首个马产业生态云平台,加强马产品在内地市场接受度,提高产品销量和企业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