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会议锡林郭勒盟委员会
您好,欢迎来到本站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石家庄
34°
首页 > 文章详细页
提案情况
案由: 发挥新能源链主企业标杆作用 推动产业链提质提效探索锡盟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新路径 提案号: 0121
提案人姓名: 岳高峰 提案时间: 2024-04-02 00:00:00
提案内容

  

  案由:

  当前,全球能源正加速转型,绿色低碳大势浩浩荡荡。党中央把“双碳”作为统筹“两个大局”的重大举措,全面开启双碳经济新时代、绿色发展新纪元。锡林郭勒盟要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要求,全力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创新发展,在国家风光大基地、“沙戈荒”大战略开发建设历史性机遇下,引领新应用场景创新,培育产业“链主”打造全产业链,构建绿色经济新体系、产业新支柱,加速经济社会实现“双碳”转型,大力发展风电装备制造,积极引进关键零部件生产加工和风电装备相关材料产业,构建上下游产业链条,助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案据:

  锡林郭勒盟风能、太阳能可利用资源富集,分别占全区的1/3和1/6,是内蒙古率先规划、率先建成的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近年来,锡林郭勒盟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大规模高比例开发新能源,同步培育发展风光储氢四大装备制造产业。作为国家规划建设的9个大型现代风电基地之一和全国少有的Ⅰ类优质风光资源区,近年来我盟将发展新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的主攻方向,成为全区最早规划、率先建成的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2023年1至11月,全盟新能源发电量达329亿度,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均居全区首位,截至2023年12月18日,全盟火电装机规模达1568万千瓦,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达1632万千瓦,成为全区率先实现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超过火电的盟市之一。2023年,锡林郭勒盟出台《支持能源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围绕风光发电、先进机械设备制造等40多个具体方向,从新能源开发、市场订单、绿电供应等方面给予支持,伴随着新能源行业高速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尚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2、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产业配套和协同带动不够。锡盟地区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企业由于起步晚,清洁能源全链条产业体系不完备,盟内大部分新能源企业光伏组件、风机整机等装备制造、原材料加工严重依赖外地企业,本地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缺少带动力和控制力强的龙头企业,没能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园,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同时,由于运输距离远,冬季气候寒冷等因素,客观上增加了企业成本,对本地企业做大做强,辐射带动相关产业链形成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投资意愿。部分企业承诺的产业协同装备制造、农牧等项目落地具有不确定性,大多只停留在协议、立项、入驻厂房等层面,实质性开工落地仍然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二、发展质量和经济贡献不高。受新能源项目开发政策影响,早期我盟新能源项目投资主体良莠不齐,民营企业参与较多,单体项目规模不大,项目分布分散,没有形成整装开发的规模效应。同时,部分企业存在批复不动工风险,在即有项目尚未实质推进的情况下,仍然申报规模庞大的项目,存在“跑马圈地”的现象,过多的新能源协议干扰和影响了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建议:

  一、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系统谋划产业集群。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整合或调整规划,链主企业要发挥好引领作用,通过强链、延链、补链拉通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区域新能源装备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 “装备高地”和“价格洼地”,集中一次风光资源优势创建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势,构建二次电力资源低价优势,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循环发展。强化产业协同,重点扶持在新能源各领域具有优势和潜力、根植于锡盟的龙头企业,引进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促进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相关配套企业聚集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培育创新主体,进行产学研用合作。培育建设锡林郭勒盟风电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联合本领域骨干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形成“公司+联盟”等运行模式。与本领域的盟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鼓励风电企业同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通过产品定向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产品适应风光大基地、“沙戈荒”大基地和新应用场景的开发建设,成立锡林郭勒盟风电装备产业联盟平台,组建管理团队,成立研发团队和专家委员会,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

  三、围绕项目建设,积极服务企业。以锡市装备制造园区为重点,落实落细措施,坚持目标导向,精准服务产业项目,与企业共同制定可行的计划,并对进度要有督导,列好进度清单,加强属地管理,保证项目进度。

  四、加强招商引资,持续延链、强链。推动设立盟级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金,对风电装备制造项目,特别是来盟延链、补链,填补产业空白的关键零部件配套项目,给予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力促风电小型零部件生产制造、区域风光电后续运维服务等项目落地。大力推进“风光储输一体化”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梳理城市重要负荷,研究局部电网结构加强方案,提出保障电源以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方案。

  五、开展多方合作,培养风电人才。制定风电人才引进的相关措施与扶持政策,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提升风电产业的社会认知度,定期召开风电行业人才专场招聘会,开展风电技能培训、适岗培训和考证培训,为风电产业的用人需求提供保障。

 

提案答复
回复时间: 2024-07-02 00:00:00
答复内容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0121号提案的答复

岳高峰委员:

  您提出的《发挥新能源链主企业标杆作用推动产业链提质提效探索锡盟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新路径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盟人社局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盟战略,强化自治区重点产业人才支撑,加快聚集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

  一是贯彻落实《锡林郭勒盟人才引进流动暂行办法》。围绕自治区重点产业链,开展了2024年锡林郭勒盟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需求信息征集工作和发布了《锡林郭勒盟2024年盟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公告》,广泛征集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境等重点产业岗位需求。按照用人单位需求,引进了新能源领域人才2人。二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2022年以来,通过“刚柔并济”、“绿色通道”、“校园引进”等方式,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514人。三是精细化举办线下招聘会,促进各类群体就业。利用平台优势,将求职、单位招聘、政策宣传、典型推介有效融合,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力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下一步,相信在多方合作的努力下,我盟能够引进和培养更多优秀的风电人才,推动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锡林郭勒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0121号提案的答复

岳高峰委员:

  您提出的《发挥新能源链主企业标杆作用 推动产业链提质提效探索锡盟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新路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具体工作举措

  (一)大力开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招商引资。依托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先后引进海装风电、明阳智能、上海电气、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风机整机产能达到700万千瓦/年,成为全区首个具备风机主机、叶片、塔筒、基座等风机组装全产业链的盟市,2023年风电企业户数、主机产能、主机产量均居全区首位,产品辐射乌兰察布、赤峰、通辽、呼伦贝尔等区内周边盟市,远销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

  (二)积极推进新能源项目和装备制造企业产需对接。我盟每年组织召开风电项目和装备制造业产需对接会,组织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和新能源项目供需两端“面对面”开展供需对接,帮助企业积极争取盟内外订单。2024年1月26日会同盟能源局组织全盟31家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企业召开产需对接会议,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协同发展。5月10日同盟能源局、商务局在北京成功举办全盟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推进会议,发布了《锡林郭勒盟绿电和新能源装备制造指数白皮书(2023)》,盟行署现场与金风科技、中泽控股集团、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山东恒力源新能源公司4 家企业现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构建产业链与供应链融合共生、互促共赢的产业体系。6月5日,组织召开了全盟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新能源开发及储能装备制造企业对接会,积极推动新能源开发及储能装备制造企业本地化采购工作。

  (三)全力推进风电装备制造业项目建设。以锡林浩特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为重点,积极推动中船锡林浩特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明阳锡林浩特市风机叶片制造、京能锡林浩特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标准化厂房、西苏三一重能年产400套风机叶片制造、金风科技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一地三园”产业等项目建设,打造风电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目前,海装风电、金风科技、中材叶片、健安诚等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均在锡盟成立了研发中心或研发工作室。其中,中材叶片被评为自治区级大型风电叶片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海装风机成立了创新工作室,为本地风机生产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其它企业也不同程度的投入资金在锡盟研发适应内蒙古地区气候和环境的各类风机设备。

  (五)加大政策支持。一是做好自治区新能源装备产品优选目录的推荐工作,我盟风电主机及关键零部件等33家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入选名单;二是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等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

  (一)着力打造风电装备全产业链基地。根据行署办《关于 <锡林郭勒盟支持能源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暂行办法> 2024年有关执行落实事宜的通知》(锡署办发[2024]2号)文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围绕风电项目建设,风机叶片、发电机、轮毂、法兰、轴承、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和树脂、碳纤维等原材料配套生产企业,进一步提高盟内零配件配套能力,打造形成“风机制造—配套零配件—设备维修—风电基地”产业链。

  (二)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智能化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智能制造投入,引导企业实施智能工厂等智能化改造,通过加强企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对生产制造过程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从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推动生产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加快发展风电装备制造服务业。大力发展配套装备、后期维护等服务型装备制造产业,围绕风机装备主导产业延伸、配套和服务,加快风机运行维护、风机技术改造、备品备件销售及维修、废旧塔筒叶片回收利用,不断壮大风机装备制造全产业,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