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会议锡林郭勒盟委员会
您好,欢迎来到本站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石家庄
34°
首页 > 文章详细页
提案情况
案由: 关于加快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谋划建设肉羊产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提案 提案号: 0102
提案人姓名: 周勇 提案时间: 2024-04-02 00:00:00
提案内容

  

  《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舍饲圈养。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畜牧业是锡林郭勒盟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建设国家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重要保障,也是提高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村牧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一、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羊存栏量达32627.26万只,同比增长了2.06%,创历史新高;与2010年的28730.18万只相比,增幅约为13.56%。2023上半年,中国羊存栏量已达33367万只,较2022年存栏量增加了739.74万只。从全国肉羊产业看,羊存栏量、出栏量及羊肉产量均呈现波动增长态势,2022年我国羊出栏量达33624万只,羊肉产量达524.53万吨。

  目前,全国共有近33.73万家肉羊养殖相关企业,1.81家羊肉加工相关企业,全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49万户、种养加涉农涉牧企业3300多家,其中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9家,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11家。

  二、肉羊产业竞争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羊产业竞争明显加剧,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内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供应总量增加,肉羊存栏量2022年比2010增加了3900万只,增幅约13.56%;二是价格持续下跌,受进口肉、猪价及消费力等多重因素影响,羊肉集市均价从2020年的81元/公斤,下降至目前63元/公斤,下降了22%;三是区域竞争加速,近几年新疆、甘肃、宁夏等多地积极发展肉羊规模养殖业,区域竞争压力加大。预计未来三年,肉羊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将加速“洗牌”。存在的问题是:

  (一)行业发展资金不足。肉羊养殖和加工是传统产业,投资大、回报慢、社会资本认可度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实现草原牧区肉羊的舍饲圈养,以及肉羊养殖和加工业的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行业发展资金和扶持资金明显不足。

  (二)行业领军企业和品牌少。肉羊产业规模大,带动作用明显,但是加工环节产能集中度低,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现有品牌仅在区域范围内比较知名,能叫响全国市场的有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和品牌较少。

  (三)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在肉羊行业推广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先进加工产能较少,同时规模化养殖业,高效繁育领先技术应用和创新投入不足。

  三、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建议设立肉羊发展专项资金,由国有平台公司以股权投资形式直投肉羊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一企一策,加快推动基础好,有上市意愿的龙头企业在主板上市,撬动资本市场的力量,解决肉羊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推动大庄园、羊羊牧业、额尔敦等龙头企业,走“养加销”一体化发展路子,谋划和加快建设2-3个以肉羊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是建议支持肉羊养殖和加工企业,利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支持建设农畜产品交易平台,解决行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不足问题;

  三是建议行署主要领导牵头,组织财政、农牧等有关部门,成立肉羊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加强行业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和优化肉羊产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动各项产业政策落地,促进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锡林郭勒盟肉羊产业应继续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优化饲草产业布局、提高良种繁育技术及推广能力,提升饲养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规范肉羊屠宰与加工体系,打响品牌,拓展增值空间。

 

提案答复
回复时间: 2024-07-02 00:00:00
答复内容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0102号提案的答复

周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谋划建设肉羊产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肉羊产业是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市场拉动和政策引导下,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产业链条逐步延伸,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全盟牧业年度肉羊存栏1100万只,其中乌珠穆沁羊700万只、苏尼特羊200万只、察哈尔羊70万只、经济杂交育肥羊30万只。现有肉食品加工企业121家,冷藏能力12.3万吨,速冻能力1.4万吨/日,日加工能力20万羊单位。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和相对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锡林郭勒羊品牌优势逐渐显现。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围绕全盟产业集群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23年盟委行署成立由行署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产业集群产业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设肉羊等17条产业链,产业链试行“双链长”制,链长由相关副盟长、人大相关副主任、政协相关副主席担任。行署编制下发了锡林郭勒盟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两图两表两库”,建立了产业链发展日常调度机制,形成了组长全面抓总、责任领导协调推进、“双链长”牵头、盟直部门统筹、重点地区实施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二)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提升精深加工能力

  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设肉羊屠宰精细分割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冷鲜肉制品、低温肉制品、营养保健肉制品、熟制品、火锅涮品、即食产品和烧烤产品等,争取多做C端产品,进行高档礼品包装和特色制品包装,分类确定销售价格,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和追溯体系,全面提升羊肉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实现优质优价。出台了《锡林郭勒盟促进羊皮羊尾加工利用产业发展壮大若干措施(试行)》等,持续对接引进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行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大副产品高值利用的研发力度,加快皮尾、头蹄、下货、骨血脏器等精深加工和生物医药、保健食品开发,实现高值利用。全盟屠宰加工肉羊415万只羊,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4%,精深加工率达到80%,羊皮、羊尾脂等副产品综合利用率达85%。

  (三)以政策扶持为导向推动产业升级

  一方面,结合自治区《农牧业龙头企业(牛羊)助保贷引导资金管理实施方案》,制定了《锡林郭勒盟肉牛肉羊龙头企业助保贷引导资金管理实施方案》,盟级财政安排引导资金3000万元,以1:10的比例撬动银行免抵押、免担保信贷,通过羊源监管方式增信放款3亿元,重点扶持牛羊肉精深加工企业和C端销售方面的持续扩面,解决加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一方面,由盟级补贴锡林郭勒羊冷链物流、前置仓储费用,为企业降本增效,推动企业拓展产品新零售市场。目前,盟属国有企业牵头与额尔敦公司合作组建了冷链运输物流公司,整合盟内羊肉C端销售企业资源,为企业提供优惠、高效的冷链运输、配送服务,已在杭州市、郑州市、北京市顺丰冷链仓储基地建立(华东)前置仓。

  (四)以品牌建设为依托实现产品溢价

  我盟2021年在全区范围内率先组建了首个地市级品牌服务机构—盟品牌建设促进中心,专项推进全盟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作。出台了《锡林郭勒羊、锡林郭勒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细则(试行)》,督促各用标企业落实好提价收购、追溯管理、质量管控、新零售渠道拓展等规定。近两年盟本级累计安排品牌建设专项资金7110万元,通过央视、微信、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小红书等知名媒体平台,全面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活动带动品牌营销,在东方甄选锡林郭勒专场直播、东方甄选内蒙古专场活动外景直播、“惠购锡林郭勒·2023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活动,累计销售额达7000余万元,曝光量达27亿次以上,实现了品牌影响力与产品销售双提升。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针对提案提出的工作意见,下一步我盟肉羊产业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依托现代化技术,保障肉羊良种供应

  加强地方良种选育提高和保种繁育。开展种羊场、肉羊核心群的质量提升工作。到2025年,建立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3处,其中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察哈尔羊核心育种场各1处。提升建设重点种羊场9处、扩繁场120处、核心群1500群,形成种羊场+扩繁场+核心群“一体化”的良种肉羊繁育体系,年供优质育成种公羊能力达到3.5万只以上。

  (二)提高专业化水平,稳定饲料饲草供应

  培育饲料饲草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展草块、草颗粒、草粉及裹包青贮比例,增加反刍动物饲料产能产值。因地制宜推行粮改饲,增加全株青贮玉米种植,提高苜蓿、燕麦草的产量,推动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加大优良饲料品种选育推广力度,支持饲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升饲草种子制种繁种能力。加强饲草料加工、流通、配送体系建设,推进饲草料机械化、专业化生产水平。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立健全旗、苏木镇(嘎查、合作社)以及养殖户三级饲草料储备体系,完善投入、建设、运行机制,饲草储备逐步由应急抗灾救灾向制度性防灾减灾转变,由保命式防灾减灾向季节性营养均衡转变。

  (三)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强化养殖基地建设

  打造牧区天然草原肉羊优势产区,支持领军企业通过自建、参股、长期合作等方式建立稳定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工基地。

  做优肉羊优势产区。打造天然草原有机绿色肉羊生产基地,实现优质优价,提高肉羊个体产出和繁殖率,提升肉羊养殖标准化水平,逐步推行健康养殖。支持领军企业与牧民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发展订单农牧业、长期合同、产业化联合体等模式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采取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利养殖户,建立稳定的牧区羊源供应体系。全盟天然放牧羊存栏稳定在1000万只。

  适度开展谷饲羊育肥。在夯实草原肉羊产业发展和品牌优势基础上,将经济杂交、舍饲育肥和错季出栏作为提高肉羊个体产值和养殖效益,减轻草场压力,实现均衡出栏,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抓手。坚持市场导向,以国有农牧场为主,适度开展肉羊杂交育肥。经济杂交主要以察哈尔羊、杜泊羊、萨福克羊为父本,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为母本,采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等技术进行经济杂交,生产的杂一代公母羔羊,通过舍饲育肥全部出栏。

  (四)发挥产业化引领,培育领军龙头企业

  依托锡林郭勒草原肉羊特色优势区建设,培育5家左右经济实力强、管理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肉羊加工龙头企业,整合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领军企业集聚。

  建立领军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全面了解企业发展需求,精准梳理企业优势、弱项,聚焦短板、堵点列出问题清单,“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推出一揽子“政策包”持续支持,全力打造全国“领头羊”企业。支持肉羊领军企业集中各类资源要素,坚持市场化运作,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并购等方式,做优做强,整合淘汰散、弱、小等落后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打造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竞争优势明显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领军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力争实现1-2家肉羊领军企业在主板上市。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支持,鼓励领军企业并购重组。

  (五)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增加肉羊加工效益

  支持领军企业围绕羊肉精细分割、冷鲜肉、熟制食品、速冻食品、预制菜肴、功能保健食品、内脏、皮毛骨血油、羊皮等副产品等方面大力发展肉羊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贷款贴息方式支持精深加工,对新建或提升改造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给予补贴,提高肉羊精深加工率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效益。

  (六)发展产业化园区,提升肉羊产业集聚度

  支持领军企业主导创建自治区级肉羊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围绕领军企业服务半径集聚产能,提升肉羊产业聚集度。积极招商引资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入驻,实现加工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分工专业化,促进肉羊产品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园区打造区域性交易平台,开展新产品研发科企合作,培育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形成多个产业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肉羊产业园。

  (七)发挥特色化优势,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支持领军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瞄准不同地区羊肉消费习惯,发展连锁餐饮、直销门店、专柜、体验店等经营实体,打造销售主阵地;大力发展网络营销,依托知名电商平台建立特色产品网店。加强与大型超市、餐饮连锁对接,建立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通过各类展会、外交部推荐平台、香港经贸合作活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等方式,多措并举拓宽优质肉羊产品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