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情况 |
案由: | 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提案 | 提案号: | 0099 |
提案人姓名: | 薛俊梅 | 提案时间: | 2024-04-02 00:00:00 |
提案内容 | |||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根基所在。2023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着力加强师资力量培育,夯实立教之本。 近年来,我盟高度重视教育事业,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全盟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师资不平衡、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培养和激励机制等相关问题。目前,在中小学教师培养上,大都从宏观出发,培训课程千篇一律,如教师素质、理论功底、教学方式等,并没有针对教师实质教学情况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特别是部分教师仍存在责任心不强的现象,尤其是年轻教师。一些年轻教师在教学中过度依赖多媒体,对知识点的划分不详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不全面,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理论积累不够等问题,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授课时又往往缺乏创新。 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制定一套科学的教师培养方案。为此建议: 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根据教师的年龄、教学年限等情况,设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中小学校应对所有任课教师每周、每月、每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跟踪评估和指导,详细了解每位任课老师的教学优势和不足。针对年轻教师理论不足、教学经验少等问题,学校可传承师徒结对“传帮带”的培养模式,以旁听课程、教学交流等形式,让老教师不断在日常工作中引导年轻教师进步。就老教师创新不够等问题,学校可邀请前沿专家,从思维、教学模式、授课理念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帮助老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变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强教师素养也极为重要。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应考核和培养机制,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对未达标的教师给予相应批评和处罚,鼓励学生、家长给老师打分,让教师更容易看到自身的不足。此外,鼓励教师开展家访、与学生谈心等工作,让教师更熟悉学生成长环境、心理健康、学习等情况,以便帮助学生更好成长。 三、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旗县。各级政府应大力推进学校全科教师“订单式”培养,同时,应加大对学校的财政投入力度,让学校有充足的资金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此外,还应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留得安心、干得舒心,避免人才流失,提升旗县学校教学水平。 |
提案答复 |
回复时间: | 2024-07-02 00:00:00 | ||
答复内容 | |||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第0099号提案的答复 薛俊梅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教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积极落实“四项举措”,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助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使教师真正成为令人向往、受人尊敬的职业。 一、强化督导,精细管理,常态化推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工作 为全面摸清一线教师教学能力水平,2022年,盟教育局牵头组建教学督导专家团队,定期深入各学校开展教学常规落实专项督导,从教学计划制定、教案书写、集体备课、校本教研、作业布置、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方面进行专项评估检查,全面梳理各地各校教师在课堂教学全流程各环节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和措施。此外,各地各校以及教研部门也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常规检查细则,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全员教学常规检查和考核,为提升一线教师业务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 二、创新模式,订单培养,探索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精准施训新路径 近年来,我盟不断加大培训投入,创新培训模式,以基层需求为导向,实行菜单式培训,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与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区内外师范类高校合作,根据我盟实际量身定制了“中小学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提升工程”“教学研究人员能力提升”“优秀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名师名校长高端培训工程”“教育系统双百人才培育项目”等培训模块,在课程设置上力求精选优化,在形式上有集中培训、跟岗访学、导师引领等形式,通过梯度培训,使校长、教师、教研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强化过程跟踪,突出培训结果实践运用,要求所有参训学员在培训结束后,都要在学校进行培训汇报及展示,并将培训学习心得、教育故事等文章结集成册,有效解决了以往重培训、轻实践的突出问题。三是探索由“粗放”培训向“精准”施训的新路径。2023年国通语能力提升培训,尝试通过选聘本地教学专家组建指导团队,3名专家为一组,根据教师教学实际,通过课标解读、说课磨课、小组研讨、观摩展示等形式重点对5-7名教师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培训,真正实现了按需培养,精准施训。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盟本级中小学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近3000万元,每年组织完成盟级以上师资培训近5000人次。 三、项目驱动,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引领辐射 作用 我盟积极探索中小学优秀教师培育新机制、新途径,加强统筹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名师优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先后组建了26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遴选30名优秀中小学校长和70名卓越教师实施了1230专业技术人才和“双百人才”培育项目,持续推进“组团式”帮扶、“三服务一促进”和名师优师下基层等支教送教帮扶项目,助力乡村振兴重点旗县和薄弱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着高站位谋划,高标准选派,高质量推进的原则,重点遴选全盟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学能手和获得盟级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教师做为培养对象或帮扶主体,以三年为一个培养或服务周期,委托区内外优秀师范类高校和教师培养机构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分年度明确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方案和考核指标,着力提升培养对象和专家教师的参与度,通过建立“教育家型教师(校长)共同体”、结对帮扶、进校指导、名师名校长论坛、成果展示等形式,引领本地区校长教师开展理论研讨和实践研修,提升教育教学及办学治校能力,在示范引领过程中进一步检验、丰富、提升教育思想,引领带动本校、本地区校长、教师共同成长,同步提升。 2022年以来,26个盟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累计选派支教教师668人次,开展送教下乡、专题讲座、课题研究、观摩示范等活动137场次,示范课337节。盟本级累计选派“组团式”帮扶和“三服务一促进”长期支教教师68人,名师优师深入基层开展短期支教送教活动1923人次。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