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情况 |
案由: | 关于加强盟府中心城市教育承载能力建设的提案 | 提案号: | 0083 |
提案人姓名: | 王秀海 | 提案时间: | 2024-04-01 00:00:00 |
提案内容 | |||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以“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根据城区人口集聚程度、办学情况和教育服务需求,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着力优化布局、促进公平、补齐短板、提升质量,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目前,全市有幼儿园、市属学校76所(幼儿园54所、小学14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职高1所、特教学校1所),小学、中学学位2.097万个、1.07万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27万人(小学2.29万人、初中0.98万人)。2024年,第十五小学、第五中学建成使用后,均可增加36个教学班,提供学位1620个、1800个。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按照义务优质均衡发展要求,考虑城市发展、布局分布、人口增长等因素,当前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是: 一是学校建设赶不上人口变化、城市发展步伐。锡林浩特市是盟府中心城市,每年吸引大量盟外及旗县人员来锡就业就学,2015年至2022年期间,全市人口由24.5万增长到35万人,经预测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将达到94%,非本市户籍的在校生占比近50%,适龄入学儿童还在不断增加,全市承担的教育基础、师资配备等压力逐年增大,学校建设、生源分布和城市发展的进度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二是教育经费不足制约学校布局优化。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机制,全市教育资金年均支出虽然能够达到超过占财政支出4%的要求,但是对于逐年增加的非本籍学生入校、三孩政策实施等情况,加之地方财力有限,部分学校办公经费紧张,建成年代较早的第二小学、第五小学等学校基础改造、教学设施更新等难以及时完善,学校标准化、规模化与学生增量不相匹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学位不足及大班额、大校额问题一定程度存在。从学位情况看,小学学位差额1930个,第十五小学建成后,学位有所缓解,差额缩小至310个,学位不足问题影响教育长远发展。从学校情况看,目前第五小学、第十四小学、第一中学在校生分别为3215人、2971人、2862人,平均班级人数分别为53人、51人、47.2人,需要分流学生人数至少为1215人、971人、862人,“大校额”问题和学生入学需求矛盾比较突出;作为相对流入地,多年来义务教育各学段生源增长速度较快,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授课类别的小学阶段各学校各年级基本超过45人的标准班额,“大班额”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四是教学辅助用房、体育运动场馆不足。按照“小学、初中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为4.5平方米、5.8平方米以上”的标准,目前第五小学、第七小学、第九小学不能达到生均辅助用房标准;第二小学、第一中学等6所小学、2所中学美术、音乐专用教室低于90平方米、96平方米的标准。 三、意见和建议 一是着眼长远,科学有序推进学校规划编制和建设。建议相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学龄人口变化、外来人口务工就学趋势等因素,科学测算实际需求,提前谋划编制能够支撑3-5年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需求规划和分年度计划,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一次规划、分布实施。要结合目前中小学校布局分布、辐射人口等情况,梳理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缺口,科学合理安排改扩建学校、校舍维修等工程,有效缓解学位紧张、就近入学等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聚焦重点,破解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障碍难题。当前,针对“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快第十五小学、第五中学建设使用进度,通过调整片区、新增班级、调整招生规模等措施,推动生源分流,有效化解“大校额”问题;考虑相对流入地学生逐年增量等因素,建议规划建设1所办学规模为36个班级的小学,进一步解决“大班额”和近1-3年学生转入问题;同时,新校建成以后,可通过缩小学校办学规模、调整招生规模,严格落实45人的标准班额,推动教学辅助用房、体育运动场馆达标使用。 三是强化保障,提升教育基础和教育教学支撑能力。根据城市发展、人口流动增长情况变化和承担的全盟教育的主要任务,建议盟级教育经费更多向锡林浩特市倾斜,建立盟、市分担教育投入机制,用于缓解外地流入就学逐年增长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合理安排地方财政资金,并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专项资金,加大学校基础建设和优化布局,不断提升盟府中心城市教育教学承载能力;加大校长教师轮岗、优秀教师补充力度,探索推动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优质学科和薄弱学科、教师跨区域教学的交流,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提案答复 |
回复时间: | 2024-07-02 00:00:00 | ||
答复内容 | |||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第0083号提案的答复 王秀海委员: (一)适应人口变化、城市发展方面。锡林浩特市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现有小学14所,初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4所(包含盟蒙中、盟二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截至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在校学生共计32591人。根据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常住人口、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可预期生源减少,我市审慎研判学校建设需求,坚持教育设施与城市发展、教育发展、人口规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2023年我市新建并投入使用第十三小学,2024年续建第五中学、第十五小学,满足新形势下城市化入学需求。结合全市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及需求,近三年来,我市累计补充招聘新教师739名,教师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分层培训培养、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建设等形式,形成教师梯队结构,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经费保障、优化学校布局方面。根据我市户籍适龄儿童摸底情况和学龄儿童少年居住集聚区分布变化趋势,我市积极筹措各方资金,选址未来学龄儿童少年集聚区内,规划建设第五中学、第十五小学,第五中学增设30个教学班,提供学位1500个,第十五小学增设36个教学班,提供学位1620个。同时,全力改善老旧学校基础设施,改造8所学校运动操场,购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3套,支持我市11所义务教育学校提升办学条件,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要求,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和规模等因素,整合现有学校资源、调整教学班数量、完善师资配备,确保教育持续满足城市发展和群众入学需求,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解决大班额、大校额方面。2022学年至2023学年,我市183个班级存在小学班额超50人的“大班额”情况,主要集中在:第五小学、第九小学、第十四小学。第五小学、第十四小学等学校因周围住宅小区集中,义务教育适龄入学生源较多,导致出现大班额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市全力保障义务教育学位供给,2023年3月,投用的第十三小学可提供学位1600余个,即将建成投用的第五中学、第十五小学,预计可提供学位3120个,新增的4700余个学位可从初始年级起逐年消除“大班额”情况。 根据我市人口出生情况,2019—2023年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我市将逐步调整教育资源配置及入学片区划定模式,引导各辖区义务教育生源合理流动,循序渐进把生源控制在规定人数额度内。 (四)建设教辅用房、体育场馆方面。2023年3月新建第十三小学投入使用,新增教辅用房2.04万平方米、体育场地1.79万平方米,同时,待2024年秋季学期第十五小学、第五中学建成投用后,将新增教辅用房面积3.72万平方米、体育场馆面积3.55万平方米。完成第一中学智慧云实验室、第三中学智慧云实验室、第六中学创新实验室等教学辅助项目建设,完成第二小学操场拓宽、第十三小学体育馆等体育场所项目建设,新增学校教辅用房面积3890平方米、体育场馆面积4260平方米,积极谋划实施同类项目建设,力争早日补齐部分落后学校基础短板。 2024至2025年预计投资5000余万元新建第七小学、第八小学、第九小学、第十四小学阶梯教室,建成后将新增教辅用房5800平方米。从全市义务教育层面看,通过逐年调整各校招录新生人数、缩小部分学校办学规模、严格控制标准班容等方式,可足额保障全部学生教辅用房、体育场所教育教学需求。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第0083号提案的答复 王秀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盟府中心城市教育承载能力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学校建设赶不上人口变化、城市发展步伐”问题 锡林浩特市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现有小学14所,初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4所(包含盟蒙中、盟二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截止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在校学生共计32591人。 (一)锡林浩特地区小学基本情况 锡林浩特地区小学阶段在校学生22869人,涉及普通小学学校共14所,教学班472个(六年级3532人,教学班72个;五年级3747人,教学班71个;四年级3658人,教学班76个;三年级3910人,教学班77个;二年级3645人,教学班81个;一年级4377人,教学班91个)。 (二)锡林浩特地区初中基本情况 锡林浩特地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9722人(不含职业学院初中兴趣班和特殊教育学校),涉及普通初中学校共8所,教学班215个(三年级3243人,教学班71个;二年级3291人,教学班73个;一年级3188人,教学班71个)。 (三)锡林浩特地区义务教育适龄幼儿基本情况 锡林浩特地区3-5周岁适龄在园幼儿11083人,其中,在园大班4013人,中班3884人,小班3186人,适龄在园幼儿人数呈连续三年下降趋势。2019—2023年,锡林浩特市新生儿人数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由3138人下降至1875人,降幅40.25%。 根据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常住人口、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可预期生源减少,锡林郭勒盟教育局审慎研判学校建设需求,科学谋划布局教育资源,坚持教育设施与城市发展、教育发展、人口规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2023年锡林浩特市新建并投入使用第十三小学,2024年续建第五中学、第十五小学,让学校配套建设跟上城市发展步伐,满足新形势下城市化入学需求。 结合锡林浩特市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及需求,近三年来,锡林浩特市累计补充招聘新教师739名,教师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分层培训培养、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建设等形式,形成教师梯队结构,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关于“教育经费不足制约学校布局优化”问题 根据锡林浩特市户籍适龄儿童摸底情况和学龄儿童少年居住集聚区分布变化趋势,通过争取政府性投入、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等方式,积极筹措各方资金,选址未来学龄儿童少年集聚区内,规划建设第五中学、第十五小学,第五中学增设30个教学班,提供学位1500个,第十五小学增设36个教学班,提供学位1620个。 加强生源分布情况分析,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要求,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和规模等因素,整合现有学校资源、调整教学班数量、完善师资配备,确保教育持续满足城市发展和群众入学需求,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下一步,以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为抓手,全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力改善老旧学校基础设施,改造8所学校运动操场,购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3套,支持锡林浩特市11所义务教育学校提升办学条件,锡林浩特市义务教育学校硬件设施设备持续提升。 三、关于“学位不足及大班额、大校额问题一定程度存在”问题 2022学年至2023学年,锡林浩特市183个班级存在小学班额超50人的“大班额”情况,主要集中在:第五小学、第九小学、第十四小学。第五小学、第十四小学等学校因周围住宅小区集中,义务教育适龄入学生源较多,导致出现大班额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锡林郭勒盟教育局全力保障义务教育学位供给,2023年3月,锡林浩特市投用的第十三小学可提供学位1600余个,即将建成投用的第五中学、第十五小学,预计可提供学位3120个,新增的4700余个学位可从初始年级起逐年消除“大班额”情况。 根据锡林浩特市人口出生情况,2019—2023年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将逐步调整教育资源配置及入学片区划定模式,引导各辖区义务教育生源合理流动,循序渐进把生源控制在规定人数额度内。 四、关于“教学辅助用房、体育运动场馆不足”问题 一是2023年3月新建第十三小学投入使用,新增教辅用房2.04万平方米、体育场地1.79万平方米,同时,待2024年秋季学期第十五小学、第五中学建成投用后,将新增教辅用房面积3.72万平方米、体育场馆面积3.55万平方米。 二是完成第一中学智慧云实验室、第三中学智慧云实验室、第六中学创新实验室等教学辅助项目建设,完成第二小学操场拓宽、第十三小学体育馆等体育场所项目建设,新增学校教辅用房面积3890平方米、体育场馆面积4260平方米,积极谋划实施同类项目建设,力争早日补齐部分落后学校基础短板。 三是2024至2025年预计投资5000余万元新建第七小学、第八小学、第九小学、第十四小学阶梯教室,建成后将新增教辅用房5800平方米。 从锡林浩特市义务教育层面看,通过逐年调整各校招录新生人数、缩小部分学校办学规模、严格控制标准班容等方式,可足额保障全部学生教辅用房、体育场所教育教学需求。 锡林郭勒盟教育局将进一步指导锡林浩特市教育局积极发挥教研员队伍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同城异校联片”教研活动、成立学科工作坊、立项理论研究课题等方式,发挥名校长名师引领作用,提升队伍整体素养。聚焦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持续开展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督导检查、“精细化管理”和“教学常规落实”两个行动的专项督导,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 教育问题关乎国家百年大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盟也将全力以赴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