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会议锡林郭勒盟委员会
您好,欢迎来到本站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石家庄
34°
首页 > 文章详细页
提案情况
案由: 关于深化蒙古马精神品牌驱动草原文旅发展的建议 提案号: 0068
提案人姓名: 包永红 提案时间: 2024-07-01 00:00:00
提案内容

  

  锡林郭勒盟有着得天独厚的草原马背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对这片土地寄语深情。2014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举办的牧民那达慕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蒙古马精神”。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提出“希望内蒙古的同志认真贯彻党中央要求,弘扬‘蒙古马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的殷切期盼。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指出,“希望内蒙古的同志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蒙古马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伟大的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一脉相承,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流淌,成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永不言败、奋力拼搏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力量。作为“蒙古马精神”提出首发地,使这块中华民族精神瑰宝在当今时代散发出更大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锡林郭勒负有义不容辞之责。

  深入挖掘马文化价值,提升“蒙古马”品质创意与经济价值的契合点,推进蒙古马精神与弘扬文化、发展旅游融合,为锡林郭勒文旅高质量发展建言:

  一、中国马都的蒙古马精神文化产业价值已然显现。烈马英雄生死相依的传奇故事----大型室内情景马剧《蒙古马》,由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出品、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电影艺术系制作,这部剧自2017年创排以来,血脉偾张的速度与激情,磅礴绚丽的电声光影,所向披靡的雄壮铁骑,缠绵悱恻的草原爱情,共用一命保卫家园的人马情,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蒙古马》带观众走进草原时空深处,用“仿若雕刻出来的灯光舞美”呈现的出绚丽史诗大剧,成为锡林郭勒为游客奉献的一道精美的草原文化盛宴,《蒙古马》之动人心魄,正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崇信、践行的价值观的体现,是崇尚爱、珍视生命和勇毅进取的精神力量在再现。这部烈马骑手生死相依的传奇,不仅在广袤的草原上动人心魄、恒久流传,其影响力和震撼力伴随着数十万游客的惊叹、欢呼与喝彩,越过万水千山而传播甚远,其极具强度和震撼效果的艺术力量已然显现。文旅统计显示:自2014年至今,《蒙古马》累计演出500余场,接待游客20万人次,门票收益超2560万元,带动当地旅游收入超4.9亿元。2023年6月至9月,《蒙古马》剧演出85场,累计出票58009张,票房收益742.66万元,带动当地综合收入超1.4亿元,观看人次和带动收益同比增长152%、较2019年增长9.4%。马剧成为撬动锡林郭勒旅游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中国马都取得了毋庸置疑的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关联性传播较弱,区域消费能力不足。现在,知道蒙古马精神的人多,但知道提出地和背景的人不多,蒙古马精神的文旅体验感受有哪些?究竟在内蒙古的什么地方?核心精神内涵与红色旅游文化的结合点未突出体现。因此要把蒙古马精神品牌引深,产生关联性思考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使受众群体从整个内蒙古大背景的广泛了解为引导,把马与锡林郭勒草原放在一起在大脑里形成条件反射,以高度弘扬时代正能量的蒙古马精神为契机,引导马文化实地场景体验带来的新机遇。   

  (二) 现有马都及周边游览路线规划和设施尚待健全。马都作为接待游客的会客厅缺乏较为吸睛的娱乐体验项目,地偏人稀。与周边湿地木栈道公园、南山花海区域的游览休闲体验区等周边配套还不够健全。商品、餐饮、娱乐等消费较少户外休闲活动、家庭露天聚餐、亲子大自然体验等还未完整的规划建设,休闲度假氛围没有形成,仅仅是走马观花看一下而已,客流价值得不到放大,影响营收。  

  三、发展建议:

  (一)创新运营思路,整体开发马都景区联动。统一设计布局,优化游客参观路线,营造链条式互动体验空间,增加参与度、趣味性,拉长进园游客驻足时间。提振商户入驻信心,提升商铺商业价值。策划诸如“迎亲马队”表演、“马车巡游”乘车体验、“草原夜色美”情景秀等节庆特色主题活动,打造小型家庭那达慕、蒙古服饰摄影体验秀展演等热门吸睛纳凉夜场打卡地,实现吸引力持续升级。

  (二)深挖马文化内涵,实现多区域蒙古马精神魅力。深入挖掘主题“故事”内涵的基础之上,增强蒙古马精神主题自主开发能力,提升创意转化水平,展现中国马都所承载的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特质。针对中国马都主体场景来说,锡林郭勒马头琴学院、锡林浩特凤凰马场﹑西乌旗白马连、阿旗黑马连等也是其主体场景的外层化呈现,依托此类场景,开展诸如休闲度假、户外拓展﹑研学游学、诈马宴民俗餐饮美食以及参与型马术、马超会展等文体项目,连点成面,不仅有利于改变过度依赖演出门票经济的单一盈利模式,而且有利于营造更宽泛的马文化场景氛围,提升游客的体验层次,彰显中国马都城市文化魅力。

 

提案答复
回复时间: 2024-07-02 00:00:00
答复内容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0068号提案的答复

包永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蒙古马精神品牌驱动草原文旅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蒙古马精神”核心精髓所作的高度凝练和深刻阐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蒙古马精神”,这既是对草原儿女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也饱含着对全国人民的深情激励和热切期望。为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结合您的提案建议,我局将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进一步挖掘、宣传蒙古马精神蕴含的巨大正能量。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蒙古马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同样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进入新时代,蒙古马精神要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是进一步用蒙古马精神鼓舞全盟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当前,我盟正在积极贯彻实施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正处于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正需要进一步发扬蒙古马精神为全盟各族人民加油鼓劲。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就内蒙古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落实好“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要高质量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扬蒙古马精神,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奔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三是进一步用蒙古马精神增强民族共识、国家共识。蒙古马精神的力量不仅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纽带和力量源泉,也要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成为中华民族坚定的信念力量。要用“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积极应对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思想观念的挑战,通过排除各种思想杂音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全区各族人民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继续在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前列。

  四是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中华文化基因研究项目实施,加大对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标识,天安门、故宫、长城等国家建筑标识,长江、黄河等国家地理标识,春节、清明、端午等国家民俗标识,“蒙古马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的研究,力求全面科学揭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精神实质、内涵意义和核心特质,探索树立和突出重要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具体路径,为规划建设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项目、繁荣文化艺术产品创作生产提供基础支撑。

  五是将蒙古马精神融入文旅活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旅游那达慕、冰雪那达慕、汽车集结赛、冰上龙舟等重点活动中充分展示蒙古马精神。走赛事高端化、文旅普及化之路,依托锡林郭勒马产业、马文化资源,围绕旅游景区、线路产品、业态要素,承办举办国内一流、国际瞩目的品牌赛马赛事。提高“中华民族大赛马、中国马术大赛、白马文化节、黑马文化节”等现有赛事活动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策划“全国/全球马术耐力大师赛”“锡林郭勒马文化摄影那达慕”等新型赛事活动,构建“职业—专业—业余”分层级赛事体系,推动现代赛马与传统赛马相辅相成、有机衔接,助力提升“中国马都”品牌影响。

  六是完善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以弘扬“蒙古马精神”为核心。对文化馆、非遗馆进行改造建设,进一步提升现有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质量。加强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建设指导,建立稳定、长效的运行机制,帮助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发设计产品、提升品质,对接市场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持续扩大覆盖范围和覆盖人群,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全面融入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七是打造“蒙古马精神”锡林郭勒标识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盟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传统那达慕景区首次提出“蒙古马精神”,既饱含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盟各族群众的殷切希望,也是一份崇高荣誉。为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挖掘“蒙古马精神”的教育意义,我盟正在创排弘扬“蒙古马精神”的舞台文艺精品,计划提升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传统那达慕景区,打磨提升《蒙古马》舞台实景剧,以打造“蒙古马精神”锡林郭勒标识地。认真组织全盟14支乌兰牧骑围绕弘扬“蒙古马精神”主题开展下基层惠民演出活动,创作更多舞台艺术精品。西乌旗乌兰牧骑蒙古剧《白马》列入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项目,对剧本进行进一步修改提升。

  感谢您对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