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会议锡林郭勒盟委员会
您好,欢迎来到本站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石家庄
34°
首页 > 文章详细页
提案情况
案由: 关于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的提案 提案号: 0062
提案人姓名: 曹世宇 提案时间: 2024-03-02 00:00:00
提案内容

  

  一、指导思想

  内蒙古自治区提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让根植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相关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建设好“北疆文化”是践行“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锡林郭勒在打造北疆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城市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

  大众对锡林郭勒是“北疆地区”形象不够深刻。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是北疆文化的关键部分,但与锡林郭勒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紧密。对北疆文化的宣传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这导致城市品牌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减弱,影响其全面发展速度。

  (二)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缺乏对当地传统历史、民俗等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北疆文化内涵丰富,特别是蒙古马精神,对文化产业有重要意义。锡林郭勒作为北疆地区和中国马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蒙古马精神的挖掘不够,形象宣传推广形式同质化。

  (三)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够全面,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缺少一个综合性强、应用性广的公共文化活动场地,如城市现代艺术中心。现有的文化活动举办场地分散。且文化活动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和体验,特色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四)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吸引力。现有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虽然具有民俗特色,但是创新驱动不足,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大,文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相对缺失,没能相对完善的将传统手艺再现、再造、再生于现有的生活,这使得游客降低了购买欲望,也难以深入了解和感受北疆地区的文化魅力,限制了旅游品质的提升。

  三、锡林郭勒在打造北疆文化过程中的建议

  (一)明确城市品牌形象定位,从文化母体中汲取素材。

  城市品牌是城市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提炼。从锡林郭勒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培育具有锡林郭勒特色的城市品牌,加快建设彰显“草原文化、红色文化”的城市品牌。锡林郭勒作为北疆地区、中国马都和蒙古马种的起源地,以及丰富的马业历史和基础,从蒙古马中提炼城市品牌形象是明智之举。

  (二)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的地域文化,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脉络。

  一是深入研究全盟的历史文化脉络和民俗文化,找准与旅游景点的结合点,发挥历史文化对旅游的滋养作用,促进自然资源与文化内涵的深度融合。二是积极开展宣扬“蒙古马精神”的文旅活动。蒙古马超级联赛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要深入挖掘相关素材,举办更多类似的特色文旅活动,让蒙古马精神在活动中得到彰显。三是鼓励制作以蒙古马为题材的影视剧、舞台剧和纪录片等,直观展现蒙古马精神与草原文化的结合。

  (三)打造综合性强,应用性广的锡林郭勒盟城市现代艺术中心。

  一是结合北疆文化明确锡林郭勒盟城市现代艺术中心的定位,集文化交流、艺术展览、创意产业和景区介绍等功能于一体;在中心内打造包含北疆文化、景区体验、传统技艺体验等为主题的园区;策划和举办各种艺术活动,如锡林郭勒民俗文化画展、摄影展、音乐会、戏剧表演等。

  二是引入锡林郭勒衍生产品的文创店及锡林郭勒区域公用品牌的中心旗舰店。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基础下,设计能够将传统文化技艺再生、再造、再现的文创产品。同时以内容为核心,用创意赋能,盘活锡林郭勒盟优秀的文化资源,打造有特点、有竞争力的文创产品。并在店内设置盖章打卡、拍照打卡区域等方式,增强艺术中心与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感。利用体验式、沉浸式场景营销,为游客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

  三是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人才,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以弘扬蒙古马精神为核心做好旅游产品开发工作。

  一是结合草原文化、民俗特色和历史,加强产品创新,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打造时尚、实用的文化旅游产品。将文创旗舰店与景区参观相结合,提高吸引力和曝光度。二是深入挖掘传统手艺的再造价值,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手艺的魅力。三是加强文创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提高核心竞争力。引入专业设计师和艺术家,打造独特、创意的文创产品,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整合资源加大宣传。

  丰富文旅宣传体系,借助网络、媒体、体验和事件营销,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向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新闻单位推介旅游产品信息。邀请网红和主播进行直播推广,集聚流量,将更多“流量”转化为旅游“增量”。将对外宣传、文化交流有机融合,大力挖掘民俗、非遗项目、技艺等特色文化,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传播。制作接地气、深入人心的文旅形象宣传片、纪录片、形象画册和精品歌曲,打造成体系的视觉宣传产品。

 

提案答复
回复时间: 2024-07-05 00:00:00
答复内容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0062号提案的答复

曹世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浑善达克沙地旅游环线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心手相牵,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形成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爱国忠诚奉献为核心理念,以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为精神标识的地域文化。结合您的建议以及我盟实际,将重点推进以下重点工作。

  一、推进“北疆文化”文旅融合

  一是内蒙古自治区第34届旅游那达慕。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展示全区性特点,充分体现各民族团结一家亲。聘请专业团队策划,邀请央视知名主持人,邀请明星参加开幕式演出活动,扩大那达慕影响力,为全国人民呈现一场精彩、盛大、隆重的那达慕盛会。

  二是蒙古马超级联赛。以联赛方式,打造锡林郭勒大型群众性马主题赛事活动,促进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推进马产业及马主题旅游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拓展马术乘骑旅游市场,推动全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自驾穿越活动。举办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汽车那达慕、千里万人冰雪大穿越、“二月二龙抬头”汽车集结赛三项赛事。围绕打造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超级自驾IP,组织不少于1.6万辆车、3.2万人,开展不同季节、不同组别、不同赛道、不同区域的自驾穿越活动。

  四是冬季文旅活动。举办锡林郭勒草原祈福迎新年活动,举行系列祈福活动,为全国人民祈福。举办全国大学生冰上龙舟锦标赛,吸引全国各地大学生到竞技冰上龙舟,以群众体育赛事带动冰雪旅游。持续推进龙舟文化与冰雪旅游深度融合,坚持打造“锡林郭勒冰上龙舟”品牌。

  五是持续引进央视或其他卫视真人秀节目。继续引进央视或其他卫视综艺节目,通过大牌明星和节目影响,为锡林郭勒盟引流,提升辽阔草原锡林郭勒品牌影响。如,尼格买提团队的《此生要去的100个地方》等。

  二、创作“北疆文化”文化艺术精品

  一是创编《弘扬蒙古马精神》主题舞台剧。整合最具锡林郭勒盟特色的“北疆文化”元素,集中展现全盟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作为“蒙古马精神”提出十周年的致敬和献礼。

  二是征集“蒙古马精神”“北疆文化”主题歌曲。进一步弘扬“蒙古马精神”,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心手相牵。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蒙古马精神”“北疆文化”主题歌曲,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全面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开展“北疆文化”主题文艺演出活动。组织全盟各级乌兰牧骑积极开展宣传“北疆文化”主题文艺演出活动,将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贯穿在文艺演出及各项文艺活动中。

  四是全面推进“北疆文化”。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我盟各行各业中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的奋进典型,创作推出文艺作品并组织全盟各级乌兰牧骑积极创作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主题文艺作品,大力推进“北疆文化”。

  三、推动“北疆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务

  一是加强指导。指导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非遗展馆积极开展以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全民阅读、广场舞、非遗展示、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活动,主动呈现各族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

  二是开展活动及培训。推进组织广场舞、歌咏大赛、非遗展示、文化那达慕—四季乡村村晚系列活动,持续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依托自治区研培计划,按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类别,与相关地区联合举办毡绣、奶食、潮尔道、马头琴等培训。完善“非遗传承体验基地”设施体系建设。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策划举办第十四届锡林郭勒盟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暨传统手工艺大赛、2024年非遗年货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宣传展示活动等。通过公益课堂、展示、体验的形式,合理利用非遗代表性项目,长期向公众全方位展示锡盟非遗的独特魅力与保护成就,大力推进“非遗+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平台。

  四、加强“北疆文化”文物保护

  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与活化利用,开展《伊和淖尔北魏墓葬群展览》等主题鲜明的展览陈列,持续做好东乌珠穆沁旗金斯太洞穴遗址和苏尼特右旗吉呼郎图匈奴墓群考古发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