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会议锡林郭勒盟委员会
您好,欢迎来到本站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石家庄
34°
首页 > 文章详细页
提案情况
案由: 关于加快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提案号: 0060
提案人姓名: 李季 提案时间: 2024-04-05 00:00:00
提案内容

  

  畜牧业作为锡盟的传统产业、基础产业,更是富民产业、特色产业,近年来,全盟依托锡林郭勒羊肉品牌优势,不断提升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农畜产品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增值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2023年,全盟牲畜出栏达到813万头只。规模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肉量6万吨,锡林郭勒纯天然、无污染、绿色肉食品的特有品质产品成果初步形成。但对标畜产品高端制造精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我盟畜产品加工在规模、研发、创新、精深加工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

  一、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小。目前,全盟肉类加工虽然已有一定的规模,也有自己的品牌,但大部分加工企业综合实力不强。2023年,全盟规模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38家,实现产值31亿元左右,户均产值不足亿元。部分旗县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集群度低的现状依然存在,畜产品加工行业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特别是缺少实力强大的名牌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产品。

  二、创新研发水平不高。全盟大部分旗县畜产品加工企业在生产加工端方面的技术和产品仍沿用传统的胴体加工、分解,产品种类长期一贯制,创新程度普遍偏低。面对日益变化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缺乏技术创新和规划,产品附加值低,新产品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相对于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和创新技术研究较为薄弱,畜产品加工企业针对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研发费用投入少,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

  三、精深加工能力不够。我盟肉制品精深加工在熟制品、鲜冷藏、休闲、方便快捷性等方面制品相对较少,畜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大部分旗县在动物内脏、下货、骨血等精深加工及结合生物技术利用等方面发展存在明显短板。畜产品加工产业链较短,成果转化率低,皮毛骨血等副产品未能充分体现经济效益。

  建议:

  在当前全面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落实完成好五大任务,须大力转变和创新畜产品加工发展模式,把我盟逐步打造成畜牧业发展创新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一、加大招商引资,强化政策扶持。一是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接引进规模化行业龙头企业在我盟落户。二是在畜产品精深加工和下游产品开发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引进在熟制品加工、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牲畜下货、油脂以及有机肥料制造等方面科技含量高有实力的企业,推进畜产品再开发,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对有潜力的畜产品加工业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给予重点倾斜,紧盯新上技术改造和精深加工项目生产线建设的落地实施。四是优化金融服务模式。根据企业融资需求,积极推进无抵押贷款、信用贷款和低息等信贷模式,全力支持畜产品加工扩规发展。

  二、完善产业规划,优化发展布局。用科学的规划引领精深加工跨越发展。一是明确区域布局规划。根据全盟畜牧业加工产业发展构架,因地制宜确定各旗县远景规划目标,推动畜牧业旗县畜产品加工能力扩充。二是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注重特色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推动加工企业由小到大、加工层次由粗(初)到精(深),不断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引进并配齐与之相应的冷链、冰鲜等物流服务,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市场需求。

  三、加大科研合作与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创新,是畜牧业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前提。要推动畜产品加工企业与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产品研发中心、产品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支持和帮助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生物技术、副产物综合利用、废弃物循环等重大科技攻关,加大畜产品科技创新项目审批指导力度。建立健全畜产品精深加工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奖励资金机制,为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长效的制度保障。

  四、加快产品升级,提升品牌效应。实现畜产品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是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因此要引导企业推进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产品开发,加快推动农畜产品牛羊肉和副产品精深加工以及绿色有机品牌打造,鼓励和推动预制菜、调理肉制品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应用和新技术产品的示范推广,扩大锡林郭勒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我盟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水平,走出一条品牌叫响、经济增长、企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的“多赢”之路。

 

提案答复
回复时间: 2024-07-03 00:00:00
答复内容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0060号提案的答复

李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盟紧紧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聚焦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实施“减羊增牛”战略,着力在补短板、扬优势、强链条上下功夫,大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进一步做强肉牛产业。2023年牧业年度,全盟肉牛存栏220万头,同比增加8万头,肉牛舍饲圈养存栏达6万头。创建了77家肉牛肉羊标准化示范场,提升改造81家规模养殖场(户)。围绕我盟肉牛育肥的短板,导致屠宰加工率低的问题,在产业政策、冬季取暖、饲草降本、后端加工等方面重点发力。印发了《促进半农半牧区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扶持肉牛良种繁育若干政策措施》《促进半农半牧区暨浑善达克沙地肉牛规模化舍饲养殖若干政策措施》《促进肉牛精深加工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支持育肥牛在盟内屠宰企业精深加工。。

  (二)充分做精肉羊产业。2023年牧业年度,肉羊存栏1100万只,同比增加38万只(舍饲养殖)。提升肉羊及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设肉羊屠宰精细分割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冷鲜肉制品、低温肉制品、营养保健肉制品、熟制品、火锅涮品、即食产品和烧烤产品等,争取多做C端产品,全面提升羊肉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实现优质优价。全盟屠宰加工肉羊415万只羊,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4%,精深加工率达到80%,羊皮、羊尾脂等副产品综合利用率达85%。强化企业金融扶持,制定出台了《锡林郭勒盟肉牛肉羊龙头企业助保贷引导资金管理实施方案》《锡林郭勒盟2023年“抗旱宝”引导资金管理实施方案》,重点扶持牛羊肉精深加工企业和C端销售方面的持续扩面,解决加工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三)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发展迅速。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培育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先后引进和培育了大庄园、额尔敦、羊羊牧业等一批牛羊肉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全盟有肉食品加工企业121家,企业冷藏能力15万吨,速冻能力1.6万吨/日,日加工能力20万羊单位。为促进我盟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的高质量转化,我盟积极探索预制菜等大众商品新零售产品培育,鼓励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预制菜产业。锡林浩特大庄园、西苏旗羊羊牧业、阿巴嘎旗额尔敦、东苏旗满都拉图等肉羊加工企业把握发展机遇,强化产品研发创新,积极拓展预制菜产能,推出了出以羊杂、羊蝎子火锅、草原炖羊肉等肚包肉等一系列羊肉预制菜系列产品,销售渠道已经在盟内外逐步推开,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四)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依托锡林郭勒草原无污染、绿色、有机等自然优势,积极推进锡林郭勒羊肉品牌创建工作,推升“锡林郭勒羊肉”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锡林郭勒羊肉”地理标志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入选了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被国家农业部、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认定为锡林郭勒草原肉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3年授权6家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共签订30万只草原追溯羊订单,以高于市场1—2元/公斤的价格收购追溯羊胴体,共收购加工追溯羊25.8万只,生产品牌产品1600吨,溢价8%以上。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持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聚焦“一区一带”建设,做强做大肉羊、肉牛两大主导产业,重点在中北部和西部地区建设“锡林郭勒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浑善达克沙地、半农半牧区、主要水系流域建设以优质西门塔尔牛、华西牛为主、安格斯牛为辅的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带。找准强链、补链、延链、固链环节,通 过平台搭建、激发活力、科技创新和畅通要素等措施,稳步构建 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打造肉牛、肉羊2个超百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盟肉类产量达到35万吨。

  (二)不断提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注重引进培育优势特色企业,在牛羊肉精细分割、精品包装和熟食制品等方面发力,推进农畜产品加工精细化、绿色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提高羊皮、羊毛、羊尾脂、骨血脏器等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切实提升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到 2025年,全盟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农畜产品加工业与农牧业产值比达到2.8:1,羊皮、羊尾脂等副产品综合利用率达到85%。

  (三)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各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工作,支持龙头企业领办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合作组织,构建国家、自治区、盟市 “三级联动”发展格局,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本地企业的培育辅导,加快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盈利能力好的农牧业企业上市进程。深化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支持 农牧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到2025年,盟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30家,农牧企利益联结比例、紧密型比例分别达到90%和67%。

  (四)持续升级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在牛羊肉精细分割、熟食制品、预制菜肴和、传统乳制品、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发力,落实行署羊皮羊尾综合利用及乳清加工扶持政策,支持研制副产物梯次加工和全值高值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促进农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落实好自治区《关于支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的若干措施》、锡林郭勒盟《促进肉牛精深加工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产业扶持政策,补齐产业发展短板。进一步修改完善《锡林郭勒盟肉牛肉羊龙头企业助保贷引导资金管理实施方案》,提升企业精深加工产品产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精深加工产品产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以上。

  (五)加强农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全盟区域性农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加快农畜产品分拨、包装、预冷等集配装备和分拨仓、前置仓等仓储设施建设,支持苏木乡镇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嘎查村级仓储保鲜设施和电商服务条件建设。依托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项目,重点建设一批马铃薯储窖、果蔬储藏库、农畜产品保鲜冷链物流等产地初加工设施,改善仓储运输条件,实现错峰上市,补齐全盟冷链物流短板。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头部企业、大型领军型龙头企业,支持行业头部企业高水平、高起点介入牛羊头蹄下货皮张等副产品综合利用。推进大庄园公司肉牛精深加工生产线尽快建成投产,鼓励额尔敦等企业依托现有产能开展招商合作,进一步提升我盟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