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会议锡林郭勒盟委员会
您好,欢迎来到本站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石家庄
34°
首页 > 文章详细页
提案情况
案由: 关于加快打造华西牛繁育推广供应基地的建议 提案号: 0052
提案人姓名: 常雪林 提案时间: 2024-04-03 00:00:00
提案内容

  

  乌拉盖管理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农牧业发展决策部署,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振兴的重要嘱托,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盟委行署部署要求,立足畜牧业产业基础,围绕“引进一改良一选育一扩繁--推广”优质良种肉牛种业发展路径,持续强化措施保障和人才引育,充分调动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农牧户、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各方参与,成功培育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专门化肉牛新品种--华西牛,实现了我国肉牛核心种源自主可控,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局面,探索出一条推动种业振兴之路。

  一、基本情况

  乌拉盖管理区已组建华西牛核心群26个,育种群3个,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1个(全国共2家,另1家在湖北省。目前内蒙古奥克斯牧业有限公司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正在核验阶段,通过后全国华西牛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达到3家,乌拉盖占2家),华西牛整体存栏规模达到1.5万头左右,基础母牛占全国总量的64%以上,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华西牛育种基地。今年第4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上,华西牛最高成交价66万元,创单头拍卖价格新高。乌拉盖本地华西牛最高拍卖成交价35万元,创管理区单头华西牛拍卖价格新高。

  二、存在的问题

  面对畜牧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制约华西牛繁育推广的短板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群提质亟待推进。华西牛新品种认定以来,自治区、盟级分别出台政策措施,加快新品种繁育推广,持续选育提升优秀种牛。目前,管理区华西牛核心群存栏规模占全国总量60%以上,但整体来看种群规模较小,优质种牛外流比例较高,无法满足面向全区乃至全国的供种市场,需要在全盟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华西牛种群繁育规模,逐步建立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华西牛养殖示范场,积极培育千头、万头以上华西牛养殖龙头企业,以此打造全国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华西牛种源基地。

  (二)下游产业延伸不够。优质良种肉牛“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华西牛新品种认定以来,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得到业内普遍认可,种牛销售渠道逐步打开,但商品牛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开发,育肥产业短板明显,肉牛屠宰、精细分割和精深加工基本处于行业空白,优质畜产品的品牌效应和附加值亟待提升,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供应体系和溯源机制还需要地方政府和规模化市场主体共同推动。

  (三)育种项目投入不足。华西牛新品种认定以来,管理区大力推进以华西牛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为主的重点项目,加快推动国家肉牛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创新中心、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等政府和社会投资工程,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距离种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华西牛种公牛站和国有农牧场肉牛良种繁育示范创建等项目还存在资金缺口,部分华西牛相关的盟级重点项目还缺少中央和自治区预算内资金支持。

  (四)优势品牌打造不够。虽然华西牛品牌已融入全盟品牌发展战略,成为推介和展示锡盟及乌拉盖发展成果的又一张闪亮名片,但华西牛品牌的商业开发还有所欠缺,品牌宣传推广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品牌优势还没有很好的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经济效益。虽然各国有农牧场均成立了以华西牛养殖或育种为主的有限公司,但华西牛商标被其他区域抢注,华西牛相关“三品一标”认证还处于空白。

  三、对策措施

  (一)全面加快华西牛优秀品种扩群提质。建议从自治区和盟级层面对华西牛核心育种基地分年度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加快在全盟范围内构建一体化联合育种体系,持续扩大华西牛核心群和育种群规模,全面推广华西牛优质冻精;鼓励全盟有实力的企业和国有农牧场依托制度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按照差异化指导、一体化推进的思路,集中力量建设万头规模华西牛养殖场,逐步打造全国质量最优、规模最大的华西牛核心种群,满足面向全区乃至全国的华西牛供种市场。

  (二)着力延伸中高端优质肉牛产业链条。认真研究分析国内国际市场,建议在盟级层面加强牵头引导,组织盟内各旗县进一步加强精准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扩大自主招商和以商招商覆盖面,研究制定生产、育肥、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配套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有效投资,培育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搭建冷链物流和电商销售平台,全方位拓展畜产品供应市场,填补下游产业短板,逐步形成选育推广、扩繁育肥、加工销售、品牌开发全产业链条,为优质良种肉牛产业优质高效转型发展打好基础。大力推进农牧业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探索国有资本有序投入运作机制,完善冷配繁殖、育肥加工、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牛肉等级评定等技术规范,全面提升华西牛全产业链价值。

  (三)积极争取和引进华西牛产业投资项目。一方面深入研究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自治区《关于支持种业振兴政策措施的通知》,积极争取自治区、盟级支持华西牛种业发展重大项目,整合科技、人才、金融、用地等方面要素资源,全方位支持华西牛种业发展。另一方面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全国华西牛育种联合会加强合作,加快推进国家肉牛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创新中心、华西牛种公牛站、肉牛品种性能测定站、反刍动物营养监测站等项目建设,推动华西牛冻精、胚胎等遗传材料生产销售和对外推广,持续加强科研项目开发,促进成果转化运用,为华西牛持续选育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四)全方位推进华西牛优势品牌宣传推介。在推进绿色农畜产品商标培育和品牌建设的同时,将华西牛品牌建设有机融入锡林郭勒地方品牌战略体系,形成“主导产业+优势品牌”组合模式,继续完善育繁推一体化工作格局。积极组织对接国家和自治区肉牛种业重大活动,加强面向国内市场的华西牛产品宣传推介,继续举办全国种公牛拍卖会、全国肉牛种业高峰论坛等活动,积极组织参加毗邻地区的赛畜会、产品推介会、展销博览会,开展华西牛发展成就、育种科研、创新成果等宣传,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案答复
回复时间: 2024-07-06 00:00:00
答复内容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0052号提案的答复

常雪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造华西牛繁育推广供应基地的建设》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新品种命名

  华西牛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正式命名,成为我国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2022年8月正式发布。华西牛的命名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提供种源保障,打破优质肉用种牛进口依赖,助力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和提升国产种牛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二、华西牛政策与资金导向

  在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以及推进下,2022年我盟制定出台《关于锡林郭勒盟加快形成华西牛产业优势工作方(2023-2025年)》(锡署办发〔2022〕173号),2023年自治区农牧厅形成了《支持锡林郭勒盟建设华西牛种源基地实施方案》,整合资金1100万元。2023年3月18日锡盟农牧局和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签署了“锡林郭勒盟华西牛选育推广合作协议”,制定了未来3年育种规划并每年购买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技术服务200万元。2024年我盟继续与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内蒙古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共同完成3000头华西牛育种群认定。目前我盟已是全国华西牛核心供种基地,华西牛规模占全国华西牛核心群存栏的64%以上,已采集育种数据28万余条上传国家肉牛信息数据库。

  三、标志性成果

  1、逐步扩大华西牛育种群规模。2023年我盟完成了新增华西牛育种群认定工作,其中自繁40户2872头、新认定49户2633头。目前,全盟华西牛存栏达4.3万头,其中基因鉴定1.5万头。已累计组建核心群26个。

  2、成功举办种畜拍卖。2023年7月23-24日在锡林浩特市举办第18届赛畜会及种业大会,本次赛畜会上苏尼特左旗查干哈达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华西牛公牛犊以8.8万元最高价创造了我盟赛畜会成交价新纪录。同时在7月26-27日在乌拉盖管理区成功举办全国第4届种公牛拍卖会,华西牛种公牛以66万元价格成交,打破了国内种公牛拍卖史上最高价格。我盟乌拉盖管理区王金强家庭牧场参拍号华西牛种公牛以35万元成交。

  3、国家核心育种场的认定。我盟已被认定2家国家级华西牛核心育种场。一是2023年乌拉盖管理区内蒙古色也勒钦畜牧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批、自治区首家国家级华西牛核心育种场;二是2024年2月,苏尼特左旗查干哈达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成功评为国家肉牛(华西牛)核心育种场,目前我盟已拥有3家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全区首位。同时全盟已认定11家盟级华西牛种牛场。

  4、冻精推广。为确保落实2023年华西牛冷冻精液推广工作,经公开招标完成2023年采购华西牛冻精10万剂任务,覆盖冷配母牛7.5万头。现已陆续接产。

  5、移植华西牛胚胎。我盟乌拉盖管理区奥科斯公司制作生产的华西牛胚胎1500枚,在乌拉盖管理区累计完成移植1275头,涉及管理区5家企业和25个牧户。目前接产工作正在进行中,已接产440头。预计产犊500头左右,受配率达40%以上。此项工作也是我盟首次开启华西牛胚胎移植。

  6、遴选示范户,提升智能化。2023年全盟遴选出100头以上基础母牛华西牛养殖示范场 (户)25个,其中乌拉盖管理区17户、正蓝旗3户、镶黄旗2户、多伦县、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各1户。同时完成56户华西牛核心群筛选工作并配备智能化设备。

  7、乌拉盖华西牛种公牛站项目。目前建设工程已竣工,采精设备到场并调试完毕,项目建设单位乌拉盖牧场已初步与河南省鼎元种牛育种有限公司洽谈合作经营事宜,力争于2024年10月底前完成所有采精公牛的引进,与此同时向自治区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采精许可,力争2024年底试生产。

  8、加快华西牛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由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起草制定的国家及行业标准:①2023年6月1日发布实施农业行业标准《肉用青年公牛后裔测定技术规范》②2024年3月20日发布实施国家标准《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③2024年4月起草了农业行业标准《肉牛体型线性鉴定技术规范》。④国家标准《华西牛》品种2024年已立项。

  四、阶段性成效

  (一)宣传指导提升农牧民积极性。利用全国种公牛拍卖会、赛畜会、新华社、内蒙古日报、锡林郭勒日报、锡林郭勒蒙文报、锡林郭勒新闻、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等媒体方式,积极推广华西牛新品种,充分提升公众对于华西牛的认知,促进了农牧民对华西牛养殖的积极性。

  (二)扩大华西牛覆盖面提升经济效益。2023年全盟推广10万剂华西牛冻精、覆盖7.5万头母牛,按华西牛繁殖成活率85%计算,2024年可生产约6.4万头华西牛改良牛犊。

  犊牛出栏率平均为70%左右,按每头平均价1.5万元计算,可产生经济效益6.7亿元。

  (三)深化华西牛核心群智能水平。建设智能化华西牛核心群,结合我盟现有核心群数据平台,不仅给国家华西牛数据平台传输数据,也可为我盟掌握华西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提供有力条件。有效提高我盟未来发展华西牛扩繁工作。

  (四)打造规模化养殖。华西牛推广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打造华西牛规模养殖示范场(户)是加快扩大华西牛规模群体,确保示范场(户)在华西牛质量、规模养殖、设施设备达到示范带动作用,为锡林郭勒盟建设华西牛种源基地奠定基础。

  (五)用生物技术加快扩繁。利用胚胎移植与基因组选择技术,扩建华西牛种群,制定高效的青年和成年母牛超数排卵程序,生产优质胚胎并移植,建立优秀种质快速扩繁技术体系,加快种子群的扩繁速度。巩固乌拉盖地区华西牛种源的纯种性。

  (六)提升项目打造品牌。通过建设我盟首家华西牛种公牛站和国家肉牛品种性能测定站,未来将保障我盟华西牛种群遗传基因的持续稳定性,同时还可用性能测定站评价各个品种或群体的生产性能,为生产者提供准确的技术参数。对肉牛养殖业发展、打造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五、2024年全盟华西牛扩群繁育工作计划

  1、新认定华西牛育种群规模3000头;6月3日开始国家、自治区、盟三级专业部门分4组开启我盟华西牛认定工作。同时对已认定的育种群中鉴定新生犊牛。此项工作正接近尾声。。

  2、在全盟推广华西牛冻精20万剂:因我盟华西牛种公牛站还未投入生产冻精,今年仍然以公开招标形式购买20万剂华西牛冻精进行全盟推广。6月27日正式开标。

  3、创建种牛场及示范户:年内认定2处以上盟级华西牛种牛场,并在新认定的育种群中遴选创建10家100头以上基础母牛华西牛示范场(户),给予先建后补的奖励资金,用示范户带动周边牧户,提高养殖华西牛的积极性。

  4、华西牛胚胎移植:今年计划移植胚胎1000枚以上,其中乌拉盖地区600枚、东西苏旗各200枚。目前乌拉盖管理区累计埋栓1299头,胚胎移植787头。东苏旗筛选出260头正在集中饲养,西苏旗240头受体牛,现已移植62头。盟农牧局对华西牛胚胎移植积极性较强的地区,在集中饲养中给予相对的补贴。

  5、进站采精种公牛:目前采精设备已全部到场并安装调试完毕,项目建设单位乌拉盖牧场正与河南省鼎元种牛育种有限公司洽谈具体合作经营事宜,同时计划购置采精种公牛55头、饲喂机械设备1套,目前正在办理采购前期手续。进站采精种公牛也在遴选当中,盟农牧局将从自治区支持我盟发展华西牛种源基地建设资金中拿出100万元。以每头采精种公牛补贴2万元的方式给予补贴。

  目前全国华西牛群体规模还未达到华西牛全产业链发展阶段。种源是关键,快速扩群繁育是全产业链的前提。因此我盟做为全国华西牛核心供种基地,把好种源关,在种公牛站的建设及试生产、胚胎移植、扩群繁育等重点领域继续发力,打好种源基地基础,为全国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华西牛资源。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0052号提案的答复

常雪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造华西牛繁育推广供应基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全方位推进华西牛优势品牌宣传推介”方面

  按照行署工作安排,盟品牌中心正在组织开展锡林郭勒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前期工作。其中战略规划编制将在7月9日完成招标工作,之后由中标单位组织编制;宣传片正在通过公开询价方式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拍摄。品牌中心正在开展品牌授权管理办法编制前期调研,待汇总相关部门、协会、企业意见后,结合战略规划编制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