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情况 |
案由: | 关于抓好牛羊肉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提案 | 提案号: | 0020 |
提案人姓名: | 额尔敦木图 | 提案时间: | 2024-02-04 00:00:00 |
提案内容 | |||
一、内容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盟地处内蒙古高原,拥有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以及受制于科技水平、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农畜产品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不足、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制约了农牧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步伐。本提案旨在通过抓好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推动地区农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高我盟农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农牧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现状 目前,我盟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盟畜牧业结构仍以传统放牧养殖业为主,生产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现代化、数字化、智慧化养殖、加工在整个区域中所占比重较小,特色产业尚未变成强势产业,且农畜加工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其次,农畜产品产业链较短,精深加工不足、品牌影响力弱、整体附加值较低,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此外,绿色有机品牌建设滞后,消费者对畜牧业绿色有机产品的认知度不高,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和产业的发展。同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紧密,农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服务业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制约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效果。此外,一些地区存在加工企业环保设施不完善、废弃物处理不当等问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布局。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聚力打造集协同创新、人才引育、转化推广、创新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中心,在推进现代化、智慧化、数字化建设上优布局、提水平,在加快区域农畜产品稳量提质增效基础上,立足区域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支持引导企业并购重组,持续做大做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同时,设立区域绿色有机品牌认证,加大对绿色有机品牌打造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有机品牌。并且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延伸链条、提升价值,把农畜产业带建设好、龙头企业培育好、生态优势发挥好,结合地区域优势和特色,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产业集群。 (二)强化科技创新,推进“数字畜牧业+智慧牧场+示范基地”模式。传统畜牧业转变数字化畜牧业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先进的设备是畜牧业建设的核心动力。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扶持,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头部企业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头部企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此外,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高产业附加值。同时,扶持头部企业建设示范基地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智慧农牧业体系,对养殖、生产、物流过程的精准监控和智能调控,实现牧场管理标准化、信息采集自动化、生产过程智能化、追溯过程可视化的数字化全程有机溯源平台。通过聚集资源,搭建技术集成和成果展示的头部企业示范基地,并且加快建设更多智慧畜牧业应用场景,探索高水平智慧牧场、智慧工厂的建设途径,打造可参考、可借鉴、可复制的智慧畜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三)构建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推进产业全链条发展。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要求,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农畜产业化优势突出,确定了七大重点产业链,正逐步成为农牧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我盟应大力推动农牧业延链、补链、强链,带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增效,形成以农牧业为支撑、加工业为引擎、服务业为保障的完整产业链条,加强产销对接,强化数字赋能,创新销售模式,扎实推进以线上、线下新零售为重点的销售渠道体系建设。同时,通过政策扶持推动企业、品牌、产品走出去,在推进高品质精深加工中心建设上全链条、重引导,加大龙头企业走出去的培育力度,持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建立完善覆盖“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条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四)守护绿水青山,推动农畜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与绿色有机品牌打造已成为推动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环境保护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明确要求,也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坚持绿色发展,才能确保农畜产品加工产业的健康、稳定和持久。 四、建议 (一)强化环保意识,推动企业实施环保改造。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环保改造,降低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加强环保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加强环保监管,建立健全环保监测体系,对企业的污染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对于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应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切实保障环境的安全和食品安全。 (三)推广绿色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方式,鼓励企业采用低碳、环保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加强企业对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绿色生产技术的成熟度和普及率,促进产业的绿色发展。 (四)建立环保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建立环保激励机制,对于实施绿色生产、采用先进环保技术和设备的企业,通过政策扶持、税收优惠减免等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环保改造的资金问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本提案旨在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期和窗口期,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为突破口,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加强政策引导、科技创新、产业链优化等方面的措施,将我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同时,建议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强化宣传推广和示范引领等措施的实施,确保我盟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工作取得实效,实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
提案答复 |
回复时间: | 2024-07-01 00:00:00 | ||
答复内容 | |||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第0020号提案的答复 额尔敦木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抓好牛羊肉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认真贯彻落实“减羊增牛”和“为养而种、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发展战略,着力构建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农牧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一、产业发展现状 进一步做强肉牛产业。2023年牧业年度,全盟肉牛存栏220万头,同比增加8万头,肉牛舍饲圈养存栏达6万头。创建了77家肉牛肉羊标准化示范场,提升改造81家规模养殖场(户)。围绕我盟肉牛育肥的短板,导致屠宰加工率低的问题,在产业政策、冬季取暖、饲草降本、后端加工等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加大肉牛育肥政策支持。印发了《促进半农半牧区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扶持肉牛良种繁育若干政策措施》《促进半农半牧区暨浑善达克沙地肉牛规模化舍饲养殖若干政策措施》《促进肉牛精深加工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支持育肥牛在盟内屠宰企业精深加工。二是解决好肉牛育肥饲料供应。扶持本地饲草加工企业,科学合理种植青贮玉米,积极引进和扶持全混日粮生产加工企业,解决饲草料供应价格高的问题,把控好肉牛育肥饲养成本。三是解决好冬季育肥设施建设。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取暖方式,解决冬季肉牛育肥棚舍提温,确保育肥肉牛持续增膘。 充分做精肉羊产业。2023年牧业年度,肉羊存栏1100万只,同比增加38万只(舍饲养殖)。提升肉羊及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设肉羊屠宰精细分割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冷鲜肉制品、低温肉制品、营养保健肉制品、熟制品、火锅涮品、即食产品和烧烤产品等,争取多做C端产品,全面提升羊肉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实现优质优价。全盟屠宰加工肉羊415万只羊,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4%,精深加工率达到80%,羊皮、羊尾脂等副产品综合利用率达85%。强化企业金融扶持,制定出台了《锡林郭勒盟肉牛肉羊龙头企业助保贷引导资金管理实施方案》《锡林郭勒盟2023年“抗旱宝”引导资金管理实施方案》,重点扶持牛羊肉精深加工企业和C端销售方面的持续扩面,解决加工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聚焦“一区一带”建设,做强做大肉羊、肉牛两大主导产业,重点在中北部和西部地区建设“锡林郭勒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浑善达克沙地、半农半牧区、主要水系流域建设以优质西门塔尔牛、华西牛为主、安格斯牛为辅的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带。找准强链、补链、延链、固链环节,通 过平台搭建、激发活力、科技创新和畅通要素等措施,稳步构建 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打造肉牛、肉羊2个超百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盟肉类产量达到35万吨。 (二)不断提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注重引进培育优势特色企业,在牛羊肉精细分割、精品包装和熟食制品等方面发力,推进农畜产品加工精细化、绿色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提高羊皮、羊毛、羊尾脂、骨血脏器等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切实提升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到 2025年,全盟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农畜产品加工业与农牧业产值比达到2.8:1,羊皮、羊尾脂等副产品综合利用率达到85%。 (三)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各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工作,支持龙头企业领办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合作组织,构建国家、自治区、盟市 “三级联动”发展格局,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本地企业的培育辅导,加快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盈利能力好的农牧业企业上市进程。深化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支持 农牧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到2025年,盟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30家,农牧企利益联结比例、紧密型比例分别达到90%和67%。 (四)持续升级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在牛羊肉精细分割、熟食制品、预制菜肴和、传统乳制品、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发力,落实行署羊皮羊尾综合利用及乳清加工扶持政策,支持研制副产物梯次加工和全值高值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促进农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落实好自治区《关于支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的若干措施》、锡林郭勒盟《促进肉牛精深加工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产业扶持政策,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推进牛羊助保贷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修改完善《锡林郭勒盟肉牛肉羊龙头企业助保贷引导资金管理实施方案》,提升企业精深加工产品产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以上。 (五)加强农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全盟区域性农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加快农畜产品分拨、包装、预冷等集配装备和分拨仓、前置仓等仓储设施建设,支持苏木乡镇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嘎查村级仓储保鲜设施和电商服务条件建设。依托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项目,重点建设一批马铃薯储窖、果蔬储藏库、农畜产品保鲜冷链物流等产地初加工设施,改善仓储运输条件,实现错峰上市,补齐全盟冷链物流短板。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第0020号提案的答复 额尔敦木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抓好牛羊肉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就其中的“加大对绿色有机品牌打造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品牌、产品走出去”答复如下: 2020年起,我盟全力打造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从授权使用、质量管控、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等多个方面发力,发挥品牌示范作用,引领肉羊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方向。 一、强化授权管理 2024年,我盟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和使用管理办法,努力打造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升级版,优选确定了额尔敦、草之味、乔宇等6家盟内羊肉加工企业和中国石油内蒙古销售公司、蒙牛集团冻鲜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河南云联牧场食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3家销售渠道企业为品牌授权企业,推动品牌向优势企业集中。为保障品牌品质和信誉,建立锡林郭勒羊追溯防伪系统,要求品牌授权企业全部提前锁定、全程追溯、订单收购羊源,同时加强政府在养殖、出栏、生产各环节的监管,实现从牧场到餐桌全程追溯、全程监管,为品牌品质保驾护航。 二、加大宣传推广 聚焦大媒体、大平台,在央视黄金时段、内蒙古卫视等主流媒体和首都、首府机场、地铁、高速公路、城市LED屏等重点部位开展高频次宣传,品牌宣传密度不断扩大。聚焦新媒体、大事件,在微信、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小红书等平台注册开通品牌官方账号,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通过短视频、软文等形式讲述品牌故事,展现品牌核心价值,提升品牌曝光。同时,组织开展“乳香漫青城”锡林郭勒奶酪品牌推广季活动,举办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仪式、邮政双店开业、机场形象店揭牌、政协食堂美食周等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推介会,结合授权企业餐饮连锁店开业、美食节、城市露营,以及各类节会赛事活动打造品牌热点事件,通过媒体宣传、品牌植入、美食品鉴、网红种草等形式,传递品牌健康、优质理念,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拓展销售渠道 为扩大品牌市场和影响力,在线上、线下媒体加大品牌宣传推广的同时,在京东、天猫、抖音等平台开设运营官方旗舰店,开展直播带货、宣传促销等网络营销活动,推进产品进部委、进企业、进酒店、进商超、进社区、进服务区,提高品牌和产品“能见度”,在杭州市设立官方前置仓,组建国有冷链物流公司,发放“助保贷”,为授权企业和产品,从宣传、销售、仓储、物流、金融等多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品牌产品已进入授权企业全国77家直营店、专卖店和100余家餐饮连锁店。2024年,锡林郭勒羊品牌全面启动渠道发展战略,通过品牌授权、相互赋能,联手中石油、蒙牛、云联牧场等大企业、大渠道,依托“昆仑好客”、“冷冰器”等优质渠道,让锡林郭勒羊逐步走向祖国大江南北,走进千家万户。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 第0020号提案的答复 额尔敦木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抓好牛羊肉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宣传引导 盟生态环境系统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加大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力度,2023年以来,围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锡林郭勒盟“智慧环保”平台建设运行及污染源企业监测感知端建设内容召开新闻发布会,将我盟生态环境领域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政策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结合“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深入企业交流座谈、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环保改造,降低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优化监管手段 为满足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管理的需求,解决我盟排污企业分布广且类型多,监测、执法人员不足,监管手段、技术落后,在监管执法中判断、处罚不精准等问题,启动实施了锡盟“智慧环保”平台项目,全面提升全盟的生态环境监管现代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扩展延伸“智慧环保”平台功能,对矿山、发电、化工、屠宰等重点产污企业行业全部实施监测监控感知端信息化建设,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监管模式,目前在电脑端、手机端即可对200家重点单位实施在线监控,做到实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同时,依托该平台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进行提醒预警,联通生态环境行政处罚信息化系统,建立属地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网格化管理制度,使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大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