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会议锡林郭勒盟委员会
您好,欢迎来到本站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石家庄
34°
首页 > 文章详细页
提案情况
案由: 关于加快推进浑善达克沙地等重点生态区域修复保护工程实施的建议 提案号: 0085
提案人姓名: 张春盛 提案时间: 2023-03-01 00:00:00
提案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了进一步统筹浑善达克沙地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一、推进浑善达克沙地等区域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居于首位的就是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屏障。锡林郭勒盟位于我国首都北京的正北方,地处北方防沙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区域内的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其中,是京津冀风沙源治理的重要区域。《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部署了“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内蒙古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其中明确要求加强锡林郭勒草原保护修复,对浑善达克等重要沙地和重要风沙源进行科学治理,在《北方防沙带专项建设规划》中部署了“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项目”,涉及到锡林郭勒11个旗县市,因此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保障京津冀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浑善达克沙地等区域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没从根本上改变生态资源利用落后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重点区域统筹综合治理力度不够,管护措施和利用不当。生态环境保护在“十四五”期间面临着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更高的挑战,在关键领域、关键要素上要补短板、强弱项。浑善达克沙地等重点生态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强,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草原退化沙化,因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草原退化沙化。草原植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快速下滑。

二是湿地面积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对湿地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是荒漠化扩张趋势增加,水土流失,荒漠化治理力量不够且较为分散。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增加了生态环境压力。

三、浑善达克沙地等重点区域开展生态保护的建议

在浑善达克沙地等重点生态区域统筹开展综合性一体化生态治理及修复工程对于人与生态关系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是筑牢“两个屏障”,打造“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重要举措,工程实施后,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一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在浑善达克沙地等重点生态区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根据相关区域生态环境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和成因,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理念,着力开展区域合作,形成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系统治理和修复体系。浑善达克沙地等重点生态区域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锡盟生态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华北及北京的生态安全,保护、治理浑善达克沙地不仅是对其本身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整个北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构筑起国家北方安全生态屏障。

二是加快启动山水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要尽快组织开展山水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吸取我区其他盟市在开展山水项目生态治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实施方案的编制留足充分时间,聚焦关键问题,开展充分论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综合治理,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三是在前期对接政策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提前谋划社会资本渠道。

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山水项目实施工作推进组,明确牵头部门及责任分工,专项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五是山水项目组织实施。山水项目通过国家竞争性评审后,遴选专业项目实施机构及管理机构,积极开展项目的实施。

 

提案答复
回复时间: 2023-07-01 00:00:00
答复内容

  盟生态环境局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案

  第0085号提案的答复

张春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浑善达克沙地等重点生态区域修复保护工程实施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浑善达克沙地等区域生态环境存在问题部分

  一是“草原沙化退化,因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草原退化沙化”问题。通过非现场监管、大数据监管、无人机监管等应用技术,强化对破坏草原的开矿、修路、筑坝、建设、采砂行为进行监督,深入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强化对各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和重点区域自然保护地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台账,严格落实整改销号制度,督促重点问题依法查处到位、彻底整改到位。开展常态化监控,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问题。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严肃查处自然保护地内开矿、筑坝、修路、建设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湿地面积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对湿地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问题。强化对湿地生态保护的监督,重点开展流域常态化治理专项行动。制定《锡林郭勒盟重点流域常态化治理工作方案》《锡林郭勒盟重点流域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定期调度流域源头保护、流域水环境保护、面源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排污企业监管、地表水水质监测监控等流域常态化治理任务,2022年共开展三轮联合暗访检查及工作督导,向相关地区提出预警3次。组织实施了“闪电河(内蒙古段)面源污染解析与防治对策研究项目”,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建立了闪电河上、下游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开展生态脆弱区地下水位监测,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完成全盟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锡林郭勒盟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在全区12个盟市中率先通过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专家评审。建设地下水监测示范井1座,持续做好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督促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40家在产企业,完成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工作。

  三是“荒漠化扩张趋势增加,水土流失,荒漠化治理力量不够且较为分散”问题。强化对荒漠化防治的监督,构建和完善天地空一体、上下协同的生态监测网络,基本覆盖重点生态区域,积极探索开展土壤生态环境监测。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重要评选依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倒逼各地加强荒漠化防治工作。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增加了生态环境压力”问题。严格控制自然保护地内非生态行为,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将在自然保护地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园、工业开发、能源开发、旅游开发、交通开发、养殖开发、小水电设施等人类活动列入“绿盾”问题台账管理,进行整改销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然保护地设立时间和法规生效时间以及项目建设时间、所处功能分区、审批情况、生态影响等,实事求是对问题性质进行认定,按照问题类型制定退出、整治和开展生态修复等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销号条件,切实推进整改销号。

  二、浑善达克沙地等重点区域开展生态保护的建议部分

  一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统一监管,不断完善监测评估预警、监督执法和督查问责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持续加大重点区域生态保护监管力度,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二是加快启动山水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山水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提供相关基础资料及专业支持。

  三是在前期对接政策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提前谋划社会资本渠道。2022年,我局争取到上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11个,分别为水污染防治项目2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4个、固体废物污染治理项目2个、农村环境整治项目1个、自然保护区重点区域监管项目1个、低碳社区试点项目1个和环境保护监管补助类项目1个。11个项目涉及污染防治资金5503.44万元。

  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待成立山水项目实施工作推进组后,我局可作为推进组成员单位参与日常工作,按照相关责任分工开展具体工作。

  五是山水项目组织实施。按照相关工作安排,积极参与山水项目实施工作,推进山水项目实施落地。

  盟林草局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案

  第0085号提案的答复

张春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浑善达克沙地等重点生态区域修复保护工程实施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浑善达克沙地总面积5766万亩,其中锡盟境内分布面积4809万亩,行政区域包括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9个旗县市24个苏木乡镇(场),东西长约420公里,南北宽30-100公里,最南缘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平均海拔1000—1300米,平均气温1—4℃,平均降雨量150—350毫米,年蒸发量2000—2700毫米,平均风速4—5米/秒,全年8级以上大风天数60—80天。沙地水资源量10.59亿立方米(地表水1.06亿立方米,地下水9.53亿立方米),地表径流分布不均衡,当地形成的常年河流少,外流水系只有滦河,内流河主要有锡林河、高格斯台河、巴音河等,由临时性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的湖泊110余个。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分布广泛,埋藏浅。

  受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连续三年以旱为主多灾并发的特大自然灾害,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频发,直接影响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据内蒙古气象局2003年遥感资料,浑善达克重度受损区(流动沙地)面积421万亩。

  2000年,国家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项目工程及政策措施,为我盟以浑善达克为主大规模防沙治沙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我盟依托国家、自治区项目和政策支持,先后实施了“围封转移”、“一转双赢”、“两转双赢”战略,大力推行草畜平衡、草场“三牧”(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加快调整农牧业结构,积极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坚持不懈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浑善达克沙地退化沙化趋势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

  2000年以来,在浑善达克沙地累计完成林草生态治理任务2300余万亩,森林覆被率达23.35%,较2000年增加10.3个百分点;草原平均植被盖度达41%,较2000年增加8个百分点。沙地南缘基本形成了长420公里、宽1至10公里的生态防护体系,横跨五个旗县的生态防护体系初步形成,有效遏制了沙地的扩展蔓延。

  下一步,盟林草部门作为沙地治理主要责任部门,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因地制宜,以水定绿,认真实施好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统筹好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在此基础上,根据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对全盟流动和半固定沙地进行详细调查摸底,把握国家、自治区“三北”工程总规修编和六期规划编制的契机,争取纳入“三北”工程重要内容,拓宽项目支撑渠道,优化项目总体布局和系统治理模式,全力打好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盟发改委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案

  第0085号提案的答复

张春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浑善达克沙地等重点生态区域修复保护工程实施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浑善达克沙地总面积5766万亩,其中我盟境内分布面积4809万亩,行政区域包括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9个旗县市24个苏木乡镇(场),东西长约420公里,南北宽30-100公里,最南缘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2000年,国家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项目工程及政策措施,经20多年的治理,浑善达克沙地退化沙化趋势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森林覆被率达23.35%,较2000年增加10.3个百分点,草原平均植被盖度达41%,较2000年增加8个百分点。沙地南缘基本形成了长420公里、宽1至10公里的生态防护体系,横跨五个旗县的生态防护体系初步形成,有效遏制了沙地的扩展蔓延。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规划引领。我委始终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建设及防沙治沙工作,在《锡林郭勒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浑善达克沙地作为重点治理对象,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盟防沙治沙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加大资金争取力度。2022年,按照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林草局统一部署,编制锡林郭勒盟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37687万元,涉及锡市、西苏、东苏、阿旗、东乌、西乌、黄旗、白旗、蓝旗、多伦县等地区。2022年3月获得自治区发改委批复,5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林草局下达2022年投资计划,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1848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天然林保护与营造林:人工造乔木林12.05万亩、人工造灌木林0.35万亩、退化林修复0.05万亩、封山育林3.8万亩;退化草原修复:人工种草0.6万亩、围栏封育71万米、草原改良3.0135万亩;荒漠化治理及小型水保设施建设:工程固沙0.5万亩、水源工程663处、节水灌溉42处、谷坊306处。截至目前,已完成天然林保护与营造林、退化草原修复面积31740亩,完成投资1616万元,荒漠化治理及小型水利工程即将开工。2023年5月5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林草局下达2023年投资计划,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19201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天然林保护与营造林:人工造乔木林11万亩、人工造灌木林0.5万亩、退化林修复1.48万亩、封山育林4.6万亩;退化草原修复:人工种草2.785万亩、围栏封育70.768万米、草原改良5.25万亩;荒漠化治理及小型水保设施建设:工程固沙0.45万亩、水源工程655处、节水灌溉15处、谷坊272处。2023年项目正在开展作业设计等前期工作,预计年底前开工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我委将积极配合盟林草局进一步加快2022年项目建设步伐和2023年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努力实现2022年项目年内基本建设完成,2023年项目尽早开工。

  (二)进一步加大资金争取力度。积极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对接,加强与盟林草局等部门的沟通,尽快编制上报锡林郭勒盟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项目(二期)工程。目前已完成各旗县的任务量和投资需求的汇总,总投资40121万元,现正准备征求各旗县政府意见,修改完善后上报盟行署确定二期工程任务量和投资,争取9月底上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林草局。

  (三)时刻关注国家、自治区政策动向。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好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把握国家、自治区“三北”工程总规修编和六期规划编制的契机,争取纳入“三北”工程重要内容,拓宽项目支撑渠道,优化项目总体布局和系统治理模式,全力打好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最后,诚挚地感谢您对全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盟自然资源局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案

  第0085号提案的答复

张春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浑善达克沙地等重点生态区域修复保护工程实施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浑善达克沙地概况

  浑善达克沙地,总面积5766万亩,我盟面积4809万亩,涉及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9个旗县市,其中流动沙地115.7万亩(苏尼特右旗39.1万亩、正蓝旗33.3万亩、苏尼特左旗19.7万亩、二连浩特市12万亩、阿巴嘎旗5万亩、正镶白旗2.1万亩、多伦县1.7万亩、锡林浩特市1.5万亩、镶黄旗1.4万亩);半固定沙地461.7万亩(苏尼特右旗195.2万亩、苏尼特左旗186.6万亩、正蓝旗32.6万亩二连浩特市26.2万亩、正镶白旗7.2万亩、阿巴嘎旗6.8万亩、锡林浩特市6.2万亩、镶黄旗0.5万亩、多伦县0.2万亩);固定沙地及其他地类面积4231.6万亩。

  二、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时空演化特征

  (一)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程度演化特征。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2000-2020年5期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及地表植被覆盖度构建沙漠化指数。结果表明:(1)浑善达克沙地近20年沙地沙漠化程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轻,最严重的区域位于沙地西北苏尼特右旗,沙漠化程度最轻的区域位于沙地东南多伦县;(2)从时间角度,近20年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的年际变化具有跳跃性,在2000-2005年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逐渐加重,2005年后由于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保护区建设等工程建设,沙地沙漠化逐渐减缓;(3)通过分析趋势度分析,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以非显著性变化趋势为主,占沙地总面积的73%,显著性的变化趋势类型面积占沙地总面积的27%,说明了沙漠化长期的变化趋势较稳定,无明显扩张。其中,各旗县中沙漠化明显下降区域主要位于沙地最西北部的苏尼特右旗。沙漠化明显上升区域主要位于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和正蓝旗北部,从沙地整体空间分布来看,阿巴嘎旗和苏尼特左旗交界处是沙漠化趋势上升最明显的区域,这一区域的沙漠化程度加重的过程较其它区域更为持续,是沙漠化防治的重点关注区。

  (二)浑善达克沙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将浑善达克沙地景观类型划分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水体、湿草甸、沼泽、耕地、盐碱地七种景观类型。流动型沙地是沙化最为严重的一种土地退化类型。流动沙丘除狭小的丘间地外,地面几乎没有植被分布,地貌类型主要是各种规格的新月形沙丘、沙丘链和复合型沙山,是风沙活动最严重的地方,也是稳定性最差最易受到干扰的地方,是研究区生态修复的难点。研究发现:(1)近20年间,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均呈增加的趋势,裸沙地减少,水体、湿草甸、沼泽、盐碱地年减少,湿地逐渐萎缩;(2)景观类型转化总体趋势是:裸沙地转向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裸沙地、湿草甸转化为固定沙地,水体转化为湿草甸和盐碱地,盐碱地转化为半固定沙地和湿草甸,湿草甸转化为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沼泽转化为湿草甸和固定沙地;(3)景观破碎程度分析,固定沙丘版块数、版块密度、最大版块指数均呈增加的趋势,边界密度呈上升趋势;半固定沙丘版块数和版块密度均呈增加的趋势,最大版块指数呈减小趋势,边界密度呈上升趋势;裸沙地的版块数和版块密度均呈增加的趋势,最大版块指数呈减小趋势,边界密度呈减小趋势;湿草甸、沼泽、盐碱地、水体版块数、版块密度、最大版块指数、边界密度等均减小,综合反映浑善达克沙地湿地面积逐渐萎缩、破碎化程度大,连通性差,浑善达克沙地正在缓慢恶化。

  三、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主要驱动因素

  沙漠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要素两大类型,对于草原沙漠化来说,自然因素通过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进而影响沙漠化,其中主要的自然影响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风速、气温等。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主要通过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使得地表裸露,从而为沙漠化创造条件。而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极易破坏生态环境,引起沙漠化。

  据研究,浑善达克沙地近50年降雨量呈波动平稳趋势,年均温呈增加趋势,年蒸发量呈略下降趋势,因此,在整体气候上未见明确的旱化趋势。此外,一个地区的气候旱化,其植被群落则向旱生方向演替,也就是优势植物种群会被更为耐旱的植物种群替代,而非植被总量骤减、裸露沙地骤增,因此认为气候变化不是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加剧主要因素。

  90年代后随着草场划分到户,牧民定居,很多牧户的草场全部划分在沙地内部,牧民通过打井解决牲畜的饮水问题,无论冬夏皆驻于沙地中放牧,而每年3-5月,沙地中一、二年生植物尚未萌发,主要依赖多年生植物的枯枝叶以及根系来保护沙丘,此时牲畜啃食连带踩踏,导致沙地植被没有缓歇的机会。因此,不合理的放牧方式导致牧区沙地植被总量骤减,裸地增加,沙漠化加剧。

  此外,2000以来,浑善达克地区人口和经济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产业结构,例如一些旗县大力开发水浇地,发展灌溉农业,造成集中连片开发利用地下水,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沙地湖泊萎缩,低矮植被生长受限,生物多样性降低,沙漠化风险上升。

  四、浑善达克沙地生态修复措施

  (一)修复原则

  1.规划先行,科学治理,突出重点。遵循自然环境分异规律,明确各区域生态定位,综合不同区域间生态功能的相互作用,对重点区域进行修复治理。

  2.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适地适草。各个区域的资源条件等各不相同,因此在生态修复时要结合区域条件综合分析,依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以自然修复为主,在总结以往的研究经验,提出适宜的生态修复措施,综合治理,同时根据不同景观特征,选择适生物种,提高修复措施的可行性。

  3.以生态效益为主,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全面提高。标本兼治,既要改善沙地生态环境,又要在控制不合理开发活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治理、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

  (二)综合治理修复措施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综合考虑不同区域、旗县生态功能、沙化程度进行生态修复分区,并根据不同景观格局沙化特点进一步划分为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沙化土地轻度治理区和沙化土地平衡利用区,有针对性提出生态修复治理措施。

  1、平衡利用区:以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放牧管理,平衡利用为主。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改变以往粗放式的经济模式为集约模式,推广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推广节水、节地的高效农业;二是强化放牧管理,加强牧民科学教育,使牧民自发执行轮牧、禁牧政策,优化放牧方式。例如将草地划分为多个区,轮流实行放牧,在典型草原区因地势平坦广阔,土质硬,耐踩踏,适合夏季放牧,冬季则迁至沙地中,使草原区得以修养,冬季也不用给牲畜补饲;三是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实施鼓励牧民“减羊增牛”,减缓沙漠化趋势;四是针对区域内零星分布的重度沙化土地进行治理,防止其扩散,防止重新沙化。

  2、轻度治理区:实施轮牧、禁牧轻度利用与综合治理并举措施。

  建议该类沙化土地4-5月禁牧,其他季节控制放牧强度,轻度利用。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植被恢复,提高草场质量。对于滩地过牧性草场,控制草畜平衡,在植被恢复期4-5月禁牧,其他时期按照合理利用率进行放牧利用。沙地过牧性草场进行封育保护的同时,对于草场沙化严重,沙丘活化区域施行全封措施。对于植被开始减少,并已出现活化措施的区域,实现半封。

  3、重点治理区:在全年禁牧基础上实施综合治理。

  主要包括大面积的流动沙丘、风蚀劣地和以固定沙丘活化形成的沙坑、覆沙地为代表的半流动、半固定沙地,在该区域应在全年禁牧基础上开展综合治理。针对流动沙地宜采用“沙障+飞播(人工种植)”治理方式。针对沙丘活化风蚀坑,宜在4月中下旬采用“灌木活沙障+人工播种植物”措施综合治理,在风蚀坑底部设置带状灌木活沙障,风蚀坑坡面网格状灌木活沙障,在风蚀坑积沙区设置 1 m×1 m 草方格沙障。

  近日,行署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涉及我盟工作落实建议(包括全力打好浑善达克沙地攻坚战的具体目标和落实举措),责成盟林草局牵头负责推进沙地治理工作,盟农牧、水利、能源、财政等部门按职责推进落实,盟发改委负责编制以浑善达克沙地治理为主的《锡林郭勒盟防沙治沙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