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情况 |
案由: | 加快推进锡林浩特市智慧交通体系建设的提案 | 提案号: | 0138 |
提案人姓名: | 提案委 | 提案时间: | 2022-03-01 00:00:00 |
提案内容 | |||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人口增长迅速,道路通行矛盾日益突出,行车难、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居民工作生活中的烦心事、堵心事。有效保障道路畅通无阻,破解行车难、停车难,是顺应群众期盼和超前谋划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一是人口逐年增长。随着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优势的牵引带动,锡林浩特市区逐渐成为全盟人口的主要聚集区,各旗县居民纷纷来锡林浩特市买房租房,人口快速增长,给道路通行带来压力。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锡林浩特市常住人口达到35万人,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4.59万人增加10.41万人,增长42.32%,年均增长率为3.59%,年平均增加1.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32.7万人,城镇化率为93.47%,比全盟城镇化率(73.88%)高出19.59个百分点。 二是居民车辆逐年增加。2020年末,锡林浩特市机动车保有量已发展到14.4万辆,其中小轿车达到10.9万辆,按照锡林浩特市家庭户13.2万户计算,家用汽车普及率达到82.6%。部分家庭达到2—3辆。抽样调查显示,2020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65辆,较2015年末的50辆增加15辆,增长30%,年均增长5.4%。由于“车增路不增”,造成新的交通压力。 三是道路建设改造任务艰巨。近年来,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提升,但车辆增多、车速提升、车道隔离三、对策建议 等问题仍然日益凸显,成为当前行人过街最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各学校、大型商场等人员集中区域均存在上放学、上下班交通拥堵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新旧城区通行线路少。从市区主要道路纵横布局看,南北纵向约有10余条道路,而东西向仅有4条(包括南北外环线)主要通道。锡林浩特市区人口32.7万人。如果以那达慕大桥、锡林大桥划分东西新旧区,新区人口约7万人,占市区人口的20%,老旧区人口约26.6万人,占市区人口的近80%。而东西线交通通道,车辆进出新旧区主要通道仅有2条,一条为锡林大街——锡林大桥——火车站线路;另一条为那达慕大街——盟蒙医院——六中线路。若加上南、北外环两条道路共有4条东西方向的线路。穿行车流人流都要通过这4条道路,交通出现拥堵不可避免,现行的交通出行条件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流、车流、物流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二)中小学校上学放学拥堵严重。学生上下课出行安全,是每个家长担忧的事情。锡林浩特一中、六中、五校、九校、二校、三中等中小学校学生上下课期间通行拥堵现象突出。若遇停电、降雨或降雪结冰等极端天气,更是雪上加霜,通行愈加困难。 (三)停车难日益凸显。在锡林大街、额尔敦路等主要商业街沿线,甚至一些机关单位门前楼后和居民小区内都难寻到停车位,可谓“一位难求”。停车位标线未做到全覆盖标注,或者是标线不清晰,有的长期得不到及时更新补划,造成停车秩序混乱,影响正确规范停车,给居民带来不便。 三、对策建议 (一)科学谋划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对现有规划进一步优化,将城市未来人口发展、车辆增加与道路建设统筹协调推进,通盘考虑人口增长、车辆承载力和道路建设同步发展。 (二)加大停车场规划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城区闲置场地,开辟开发增加新的停车场。同时合理预测停车保有量,停车泊位需求量,加快编制《锡林浩特市停车场专项规划》。 (三)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步伐。在市区主要路口安装智能交通信号机、视频流量监测系统,新建安装电子警察视频图像采集单元等设备,尽快实现城区信号的联网联控及单点自适应控制功能,均衡各方向交通压力,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基本建成智慧交通公共安全技术防控体系,提升群众出行质量。 (四)实施地下过街通道建设项目。鉴于锡市不适合建设人行过街天桥,建议本着量力而行、逐步推进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城区慢行路网结构,在学校等重点区域建设过街通道、实现人车分流,保障市民、学生出行安全,提升区域道路的车辆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有效防范安全隐患。 |
提案答复 |
回复时间: | 2022-07-01 00:00:00 | ||
答复内容 | |||
锡市政府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 第0138号提案的答复 一、加大智能停车场建设力度 (一)建设项目规模及内容 锡林浩特市智能停车场项目分二期实施:一期为锡林浩特市公安局智慧交通与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241万元,其中智能停车场项目投资1389万元,规划建设以额尔敦路、那达慕大街为主的智能停车场,共建设开放式停车位940个、封闭停车场建设34个(包含3095个停车位),一期总设计车位4035个;二期为锡林浩特市平安城市与智能停车场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5186万元,其中智能停车场项目投资1866万元,建设地点为锡市城区停车位紧张且易出现车辆拥堵的道路两侧,规划建设开放式停车位796个、封闭停车场41个(包含2728个停车位),二期总设计车位3524个。锡林浩特市智能停车场,共建设开放式停车位1809个、封闭停车场建设75个(包含车位5750个),总设计车位7559个。 (二)项目建设情况 智能停车场一期已完成全部施工与设备安装调试,根据市政府相关会议议定,建成的停车场由国企锡林浩特市福兴达矿业公司运营管理,其中民盛、香榭丽舍、尚都国贸、维多利、银座、蒙古包楼6处停车场先行收费管理,其余停车场暂不收费。目前发改委已经确定收费价格,近期开始收费。 智能停车场二期项目施工已完成95%,因2021年资金未下达,为避免形成债务,设备虽然已经全部到货,2021年没有及时安装,2022年在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设备安装工作,设备已于5月底安装完毕,目前正在调试测试。 二、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步伐 (一)建设项目规模及内容 锡林浩特市智慧交通项目主要是在那达慕大街及额尔敦路14个路口建设安装包括交通视频融合平台、数据库、AR 云景平台、车辆违法检出、非现场执法系统、公安图片数据对接网关、AI生态一体化图像采集终端、智慧立体防控图像采集指挥终端等配套设施。 锡林浩特市平安城市建设项目包括锡林浩特市35个主要十字路口更换智能交通信号机、安装视频流量监测系统、更换电子警察视频图像采集单元、新增反向卡口图像采集单元,27所学校门口新建智慧信号灯、违停检测球,新建15处重要管控区域设置违停图像采集终端,实现重点区域违法停车抓拍处罚,治理重点区域乱停乱放现象。新建设9处AR立体防控系统,新增 30000路视频管理、机非人结构化管理、人像大数据分析、车辆大数据分析、视频实战应用及配套设施建设。 (二)项目建设情况 锡林浩特市智慧交通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已全部完成,所有视频监控设备已完成调试并运行,已完成设备初验工作。 锡林浩特市平安城市建设项目:平安城市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3%。已完成全部59个路口所有前端设备安装接线调试工作,全部高空瞭望球机安装调试工作,完成27所学校顶管、破路布线施工作业。 (三)2022年拟新建设项目内容 锡林浩特市31个主要路口更换安装智能交通信号机、安装台视频流量监测系统,26个主要路口更换安装电子警察视频图像采集单元、新增反向卡口图像采集单元,19个路口安装电子警察、安装视频流量监测单元99台、新建信号灯及更换旧信号灯134台,机房部署6台轻量化设备、3套元数据服务器、6台云存储系统节点服务器,大数据分析、图像存储扩容等,接入原有建设的30000路视频管理、机非人结构化管理、车辆大数据分析、视频实战应用等平台。 三、加强交流合作推进社会共治 智慧交通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为城市的合理规划出谋划策,提供合理化建议。同时加强对辖区交通设施的排查和实地调研,对于交通设施、标志标线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完善。针对学校门前拥堵问题,增派警力,并要求管辖民警加大日常巡逻管理,对于不礼让斑马线、行人乱穿马路和跨越护栏的行为加强教育治理;联系学校,强化宣传,正确引导接送学生家长尽可能将车辆停放在周边的停车位,步行一段距离接送孩子,缓解交通压力。 四、做好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意见〉的通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我市委托中垣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锡林浩特市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与《锡林浩特市道路货运场站布局规划(2021-2035)》,初步规划成果已于2022年3月24日,通过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目前,设计单位正在根据会议要求修改方案,预计8月份可以提交最后规划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