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会议锡林郭勒盟委员会
您好,欢迎来到本站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石家庄
34°
首页 > 文章详细页
提案情况
案由: 重视化工专业建设,助力全盟产业发展的提案 提案号: 0002
提案人姓名: 刘树森 提案时间: 2022-03-01 00:00:00
提案内容

  

一、背景

1.双碳目标与火电降产

2020年10月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并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其作为2021年的重要任务进行部署,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于2021年2月初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将继续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并针对不同领域制定了系统全面的发展规划。统观全篇,“绿色”和“创新”无疑是自治区未来发展的主题,而“煤炭清洁利用”和“现代化工技术”也成为了自治区能源领域的两个发展重点。

技术层面之外,自治区《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比重超过50%”的目标。结合国家“双碳目标”的远景规划,新能源装机比重的提高将会直接缩小火电装机的占比,在总电量需求合理增长的前提下,意味着火力发电总量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2.锡林郭勒盟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

锡林郭勒盟资源禀赋特点明显,储量巨大的褐煤、类型多样的草原,相对丰富的非煤矿产,贫乏的水资源,简言之“多煤多草有矿贫水”。以此为背景,煤电产业逐渐成为了全盟的工业支柱和主要经济来源,而总量虽大但生态脆弱的草原难以支撑规模化牛羊养殖,使得肉乳行业的工业化程度较低,经济贡献值也偏低。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盟经济总量中工业占42.6%,农牧业16.1%,服务业41.3%。而工业的主要来源是包括煤矿与非煤矿业在内的矿产开发。

《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全盟煤炭探明储量1057.25亿吨,是所有矿产品中储量最大的,1000多亿吨的煤炭储量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更是锡林郭勒盟赖以发展的命脉所在。虽然国家和自治区都提出了未来要降低火电占比,2021年1~11月,全盟发电总量中火电占比仍高达72.6%。近年铁、铜、锌、钼等非煤矿产逐渐得到开发,成为全盟工业的重要组成,2020年非能源类矿产开发利润总额约4.4亿,占全盟采矿业利润总额的27.0%,但大部分产品停留在原料和初产品状态,附加值低且未形成产业链。

区内外多数煤炭产区都在推进“煤-电-化”产业循环,以延长产业链、节能降耗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2020年锡林郭勒盟化工类产业在全盟工业资产中占比约8%,且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对全盟工业总产值无正面贡献。

 二、存在问题

1.工业水平低,缺乏产业链

工业化程度和产业链长度是评价一个城市发展水平比较直观的标准,锡盟虽然工业贡献占比近半,但多为资源性贡献,产品基本是原材料和初产品,缺乏深加工。已具备一定工业规模的矿业和电力产业,投入产出比例失当,资源开发带来的效益是以巨大的资金投入、大量劳动力投入和潜在的环境破坏为代价,亟待产业链延伸,优化投入产出比例。而肉乳为代表的的农牧业工业化程度低,缺乏行业内统一的规范、标准与管理,小作坊间的相互倾轧拉低了地方特色产品潜在的市场价值。工业化程度亟待提高。

2.对化工专业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化工即化学工业,以化学为基础学科。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中心学科,是能源、材料、环保、农业、生物等众多领域的理论基础,为各领域提供着人才、技术、仪器设备等的支撑。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锡林郭勒盟一直未建立有形的化工基础,也因此对化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随着全盟各领域的发展,化工专业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高层次的能源技术、新材料制备技术、环保技术、土壤调理改良技术、生物检测技术无不需要化学化工专业理论、技术、仪器的支持。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更将是以化学化工为专业核心的技术集合。全盟各领域亟待提高对化工专业重要性的认知。

3.缺乏自有化工科研平台和团队

全盟缺乏政府属性的煤化工科研平台和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在全盟多领域产业链延伸、技术升级、工业化提升均需要化学化工专业支持的背景下,平台和团队已经成了潜在的限制因素。虽然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所建的“褐煤粉煤灰工程 技术研究院”作为政府属性化工科研平台存在,但受到职业学院经费状况以及人员管理状况的影响,硬件建设和团队建设进展缓慢,削弱了其对全盟多领域产业发展的支撑效果。

 三、建议 

1.更加重视化工专业的重要性

从思想上应正面认识化学化工专业对多领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剪除以往化工企业污染和危险的认知,我国煤化工专家、谢克昌院士说“我国正在压缩煤炭使用比例,然而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注定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还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完全‘去煤化’行不通,煤炭只要能清洁高效利用,就是清洁能源”。我们应秉持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的思路,正面看待化学化工理论技术对于双碳目标、节能降耗实现的必要性,对能源清洁利用、煤炭产业链延伸、新型材料、新型环保技术、土壤治理技术、新型检测方法/仪器等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在政策制定、各类文件中肯定化工专业的正面作用和重要意义,积极推动化工专业人才、技术在相关领域的使用,助推我盟产业发展。

2.在人才引育和项目经费上给化工专业以支持

结合国家和自治区远景规划和发展导向,更加重视创新的引领作用,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引领作用。在全盟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中有意识地加强化工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全盟发改、科技、能源等各管理部门的各类项目中有意识 地支持一部分化工类研发和示范项目,从而引导以化工为专业基础、服务各领域发展的科技研发,促进专业团队的形成与成长,为我盟远景目标的实现和多领域的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储备。

3.加强自有化工科研平台的培育建设

人才引育、技术研发、技术甄别均需要科研平台,在重视化工专业对全盟长远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应尽快投入人财物等资源,培育地区自有化工科研平台。如新建相关平台存在政策或资金问题,则建议围绕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褐煤粉煤灰工程技术研究院开展政府层面的规划设计,通过硬件条件和人员支持,使之快速成长为国内先进的科研平台,培育形成高水平科研团队,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载体,为自有技术的研发与引进技术的甄别落地提供保障,为全盟远景目标实现和能源、环保、新材料等多领域的产业进化与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提案答复
回复时间: 2022-07-01 00:00:00
答复内容

盟工信局

对政协锡林郭勒盟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第002号提案的答复

刘树森委员:

    政协锡林郭勒盟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视化工专业建设 助力全盟产业发展》(第002号)已收悉,现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

    锡盟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形成以煤炭为原料发展的现代煤化工产业,2021年全盟6户规模以上化工产业实 现产值47.1亿元,同比增长28.8%,生产聚丙烯29.8万吨、甲醇140.2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小苏打24.2万吨、氢氟酸1.8万吨。大部分化工产业均依赖水资源且能耗较大,我盟水资源较为匮乏,部分化工行业属于“两高”项目,在能耗双控、环保、安全等严要求背景下,化工行业不作为我盟今后工业经济发展重点,且我盟暂无自治区认定的化工园区,目前无法引进化工项目。“十四五”期间,我盟化工产业主要向新型煤化工、精细化工等方向发展,推动现有煤化工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生产能效、优化生产工艺,推动煤化工下游延链补链,发挥锡盟萤石储量优势,探索发展氟化工,鼓励支持褐煤提质利用技术、腐植酸研发与应用技术、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本地化应用,促进行业间耦合发展。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规划好化工产业发展方向。在能耗双控、碳达峰、环境保护等大环境的影响下,进一步完善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精准谋划好产业的发展方向,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对化工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定位,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化工原料就地供应优势,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升级,通过以商招商、定向招商等多种形式,引进化工产业链下游项目。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环境的承受容量,坚持循环化发展,加大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动煤化工及下游产业低碳、绿色发展。

    (二)提高化工园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化工园区认定工作,进一步优化化工产业布局,根据化工园区产业发展实际,坚持远近结合、分步实施,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化工园区建设要求,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整改完善、补齐短板,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现有化工项目管理,特别是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方面要持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强化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及环保问题的发生。

    (三)引导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引导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扩大对外技术创新合作,科技部门要组织盟内化工企业与全国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建设“产学研”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创建新型化工企业技术中心,支持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在锡林郭勒盟实现产业化应用。加强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推进新一代甲醇制烯烃、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等煤制烯烃示范升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提升智能化和本质安全水平。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鼓励企业结合生产工艺条件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现场的实时感知和数据采集能力。从政策规范、资金鼓励、人才培养三个角度推动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机器换人”,加大对化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引领化工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化工园区(集中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园区安全监管、危险源监控、人流物流管控、应急保障和社会化服务“五个一体化”建设,加强化工园区日常安全风险排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防范危险化学品重特大安全事故,实现化工园区整体安全风险可控。

盟科技局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

0002号提案的答复

刘树森委员:

    您提出的《重视化工专业建设,助力全盟产业发展》收悉,科技局结合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观点和建议非常有代表性,我存在盟工业水平低,缺乏产业链、对化工专业的重要性认知不足、缺乏自由化工科研平台和团队等问题,下一步将坚持探索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引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研究,凝聚培养创新领军人才、开展高水平创新合作、产出重大原创成果。

    一、实施产业结构体系再造,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巩固优势产业链地位。围绕褐煤、非煤矿产等优势领域,持续加大政府支持和服务力度,巩固提升产业领先地位。强化化工产业全链条生态构建,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提升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加快推动化工产业高端延伸和横向拓展,加大精细化工产品、新材料开发力度,打造形成独一无二的化工产业生态圈。

    二是补齐现有产业链短板。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配套层级多、产业链路长的产业,认真梳理绘制现有产业链图谱,精准查找产业链的薄弱和缺失环节,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打通产业链堵点、断点,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强化整机牵引,积极引进行业内优强龙头企业,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吸附能力,释放产业链最大潜力。

    三是加强新兴产业链培育。支持有基础、有能力的企业,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深入合作,培育新兴产业“链主”企业,加快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培育形成一批完整、可控的新兴产业链条。围绕化工领域,主动谋划、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构建未来竞争的新优势。

    二、提高认识,实施产业配套体系再造,畅通供应链,促进供需精准对接

    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基础研究联合体或技术联盟,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赛马”和“揭榜挂帅”制,推动科研机构按照产业需求进行创新。选择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给予长期、稳定和集中支持,着力突破一批提升产业发展竞争优势的创新性成果。

    二是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支持已取得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加快中试和产业化步伐,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基金引导作用,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建立“高校+行业”“科研+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创新合作,促进更多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

    三、实施智力支撑体系再造,布局人才链,激发化工产业发展活力

    一是聚焦化工产业发展谋才。培育引进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性人才和高水平技能人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大高端技术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引进培养一批解决产业基础瓶颈问题的专业人才。突出“高精尖缺”,采取柔性引才等多种方式引进各类人才,培育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型人才。探索“候鸟型”人才发展模式,推动东西部地区基础领域研究人才协同合作,提升我省基础研究能力。

    二是聚焦发挥人才效应用才。大力吸引国家大院大所到我盟建立研发分支机构,围绕基础创新与已有技术应用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积极搭建新型研发、校城融合、校企对接交流等平台,推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建立创业型、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高端人才项目库,畅通各类人才业务开展渠道。

    三是聚焦优化发展生态留才。建立全盟高端人才服务中心、高端人才生产生活“一对一”“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畅通人才发展通道、搭建各类交流平台,突破人才应用的就业、薪资、住房、医疗和教育等体制机制藩篱。充分调动人才和用人单位积极性,引导和支持各类优秀人才参与评选活动,强化激励支持,形成人才持续挖掘、持续集聚的良好效应。

最后,再次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和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深深地感谢!

盟人社局

关于对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

0002号提案的答复

刘树森委员:

    您提出的《重视化工专业建设,助力全盟产业发展》(第000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盟大力实施人才强盟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在引进人才上下功夫。制定了《锡林郭勒盟人才引进和流动实施办法》(锡署发〔2021〕1号),围绕打造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国家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重,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刚性柔性引进各类人才,明确了引进人才待遇、科研经费和人才平台载体建设支持政策。近年来,我盟在化工领域刚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马淑花博士与我盟正确立柔性引进关系。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组建煤化工领域研究团队并承担自治区级科研项目3项、盟级科研项目2项。

    二是在培育人才上下功夫。印发了《锡林郭勒盟1230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锡署办发〔2018〕101号),实施1230人才培养工程。从创新创业、专业技术、高技能等12支人才队伍中,每支队伍择优选拔30人,以2年为周期跟踪培养和重点扶持。制定了《锡林郭勒盟2021年“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选拔培养管理实施方案》,在我盟重点学科、特色、优势、新兴产业领域和高新技术行业中,每两年动态选拔培养一批不同专业领域的优秀青年学术技术人才50名。

    三是在资金支持上下功夫。印发了《锡林郭勒盟盟本级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锡署办发〔2021〕1号),设立了盟本级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人才引进、人才培训培养、支持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的团队和个人、人才平台载体建设、高层次学术科研交流活动和对我盟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

    下一步,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立足实际,围绕重点产业,坚持育才引才留才并重,为我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感谢您对锡林郭勒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